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彩色饭盒质疑:好看是否能用?

2025/7/2 15:15:05发布29次查看
“同样的饭菜,如果用白色饭盒装,可能被拒之门外,而改用彩色饭盒装,则深受欢迎。”上海涛涛日用百货批发总汇小老板这样说,白色泡沫饭盒0.14元一个,降解饭盒0.20元一个,彩色饭盒却卖到0.64元一个。
江西南路是上海快餐饭盒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在金陵东路与淮海东路间不到一百米的街道两边,有近二十余家店面卖的全是饭盒,据记者调查,这里每户平均每天要卖出四五万个彩色饭盒。小老板们说:“泡沫饭盒不时兴了,特别是在有的高档写字楼里,彩色饭盒几乎就像人的外衣一样,代表着高档。”
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泡沫饭盒有环卫部门专门监管,彩色饭盒却出现了管理“真空”。有专家指出,可以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色粉不到20种,特别是红色、黄色颜料更为食品包装慎用———产生红、黄两色的颜料大多致癌。
色粉专家揭秘红色染料大部分致癌
长方形、内分4到5格的朱红色饭盒,看上去典雅高贵,上罩无色透明的塑料盖———这样的盒饭最少得卖到8元一客。由于卖相好,得到了食客的青睐,很多原来使用白色泡沫饭盒的快餐公司也改用了朱红色饭盒。
“塑料本身是无色的,朱红色是色粉反应产生的效果。”利汉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塑料工业专业厂家,生产的色粉供应全国,唐春林工程师是其配色专家,他告诉记者:“在所有的色粉中,蓝色、绿色相对安全一些,红色则被认为是最不合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因为产生红色的染料大部分致癌。”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食品用塑料色粉认证机构,原则上安全的色粉只能进口。
彩色饭盒生产有这样一条链:饭盒厂购买塑料粒子,与相应颜色的色母粒混合,经注塑后产生一只只成品。可以看出,影响饭盒安全的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饭盒厂的原料塑料粒子,另一个是色母粒生产厂家。而国家明确规定,回收塑料不能用于生产饭盒———回收塑料难以保证细菌不超标,同时非食用塑料也会混杂其间。
唐春林说,使用色粉时对回料的监管难上加难———回收塑料做成的塑料粒子相对偏黑偏混浊,一旦加上颜色,连专家也很难凭肉眼看出来的。“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厂家用回料代替原料,饭盒是一次性使用,物性差一点是很难发现的。”
这是经济利益使然。据悉,目前用于制作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原料,国内没有生产,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现在一吨新料的价格在1.35万元左右,而一吨回料的价格只有5000元。
彩色饭盒问题一难保所用染料无毒
那么,饭盒生产所用的颜料是安全的吗?给饭盒着色用的是色母粒,记者打通了位于三林地区的一家知名色母粒生产企业电话。第一次接电话的刘先生说,最便宜的色母粒为白色,20元左右一公斤;比较抢手的是红色色母粒,最好的要100多元一公斤。据说,这是因为颜料进价不同,进口颜料比国产颜料要贵许多。
第二次接电话的自称是技术人员,他告诉记者,色母粒能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关键是看色粉有没有毒。该厂最好的食品用色母粒色粉都是从美国和英国进口的,“仅仅红色就有几十个牌号。”至于原料塑料,他说只要不是聚氯乙稀,都可以用于食品包装。
而唐春林则说,全部的颜色加起来,可用于食品包装的色粉不超过20种。而可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都必须经过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除了聚乙烯、聚丙烯和发泡塑料外,其他新型材料要慎重。
令记者忧虑的是,整个饭盒生产链中,除了饭盒生产厂家需要卫生许可证外,并没有任何单位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卫生许可证管的只是生产过程的卫生达标,生产中使用原料有毒没毒却没有一个具体部门负责了。
彩色饭盒问题二难以确保不使用回料
记者从饭盒批发市场了解到,目前上海生产彩色饭盒的只有“中央化学”、“裕隆”等十多个厂家。
“中央化学”牌的品质是业内最好的一种,其最便宜的一种饭盒已从前一段时间的0.53元涨到了现在的0.64元。其次则为“裕隆”,虽然也涨价了,但与“中央化学”相比要便宜一角多一个。受价格影响,目前,宾馆、酒店、快餐专营店等大多数商家都选择了“裕隆”。
8月2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合川路上的“中央化学”饭盒生产厂家。这里生产是全封闭的,生产人员都得穿统一服装,而且必须两进风淋房给自己“消毒”。
8月23日,记者辗转前往龙吴路上的另一厂家。在该厂两间两三百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只见十几台机器正开足马力工作,水泥地上一排排的蛇皮袋里盛满了刚混合而成的原料:既有颗粒状不透明塑料,也有白色片状塑料,仔细察看,里面还掺了圆柱状的红色颗粒。生产工人告诉记者,白色片状塑料是回料(本厂生产产生的边角料),红色颗粒则是为饭盒着色用,根据客户需求,可以着各种颜色。
该厂的生产主管告诉记者:“上海监管很严,没有人敢用回料加工饭盒。”然而,当记者把从该厂偷带出的塑料原料拿给有关专家看时,专家却并不能肯定这一定是新料———因为只要加入增白剂,回料也可以是白色。
更令人担心的是,市场上很多彩色饭盒是从外地流进来的“三无”产品,他们有没有使用回料就更不得而知了。
标准监管空白专家建议用无色饭盒
“在整个过程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我建议饭盒尽量用无色的。”唐春林告诉记者,有色的塑料饭盒很有可能是用回料做的,而且有色的塑料在食品包装中可用的不多,为了公众安全,最好避免使用彩色饭盒。
这一观点在有关专家中得到了呼应。上海染料研究所总工办的专家汪先生告诉记者,我国食品包装塑料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染料专家主要研究的是直接用于食品的添加剂,对于塑料染色还相当陌生。“国家也没有专门的企业标准,产品安全认证相当困难。”他说,除非是再生塑料物性很差,其中的染料退色,否则其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在短时间是很难判断的。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拥有100多位塑料专家,但要寻找一位专门研究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专家却几乎没有可能,他们大多数在从事非食品运用的塑料研究。据介绍,药品包装正在制订严格的行业标准,下一步就是食品。对于饭盒生产,只要使用原料达到企业安全标准应该是可以信任的,不过,考虑到有色塑料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最好还是使用无色产品。
市包装技术协会塑料包装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也说,目前饭盒这类直接与含油食品接触的食品包装标准没有明确,他们也无权对相关企业进行监管。
市食品与药品监督局有关职能部门回答记者:饭盒管理主要靠卫生许可证,主要是卫生部门的事情。而卫生监督所则说:“我们只负责生产环节是否卫生。”
■报道反馈
“关注盒饭卫生安全”系列报道促成上海粮食批发市场管理迈出重要一步沪成立首个批发市场“粮食质量监督部”
“关注盒饭卫生安全”系列报道促成了上海粮食批发市场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8月31日下午,市粮食局在大场镇粮油批发市场召开现场会,120多户经营户当场签订承诺书,该市场同时启动组建全市第一个“粮食质量监督部”。今后,这一专职部门将推广到全市的粮食批发市场。
8月30日,“关注盒饭卫生安全”系列报道报道了“黑心店专用碎米陈米蒙人”,而大场镇粮油批发市场一经营户销售陈米被记者逮个正着。见报当日上午,该市场负责人立即对市场内的140多户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在“711”门市发现23包可疑大米。就在工商、粮食管理部门下午赶到时,“711”门市的可疑大米竟然不见了!经查,这23包大米是江桥某经营户代销的。有关执法人员立刻赶到江桥,下午4点就将23包可疑大米追了回来。根据辨别陈化粮的三条标准———脂肪酸含量、外观、口感,有关专家经实地煮饭认为:可疑大米米内掺有全黄的米粒,碎粒较多,外观无光泽,口感无香味。市粮食储运公司大米检测中心的检查报告也表明,可疑大米脂肪酸含量达到26.4,虽然低于陈化粮的35,但品质不佳,属于劣质大米。“大场镇粮油批发市场是全市第二大粮食专业市场,占了全市六分之一的批发量,我们一定要保证其供应的都是优质粮。”宝山区粮食局局长王志明指出,宝山要争取成为上海优质粮供应基地,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按照市粮食局提出的要求,该市场将组建全市第一个“粮食质量监督部”,增加3名专业粮食监督员,全天候监控粮食质量。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