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现状

2025/7/1 2:19:37发布25次查看发布人:taojiyun
近年来,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一批先进物流技术的研究热潮正在蔓延;gps、edi等先进的国际物流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批与国际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如中国海关信息服务平台等,开始投入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国际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也已建成并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际物流信息化信息标准、服务规范等方面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与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信息化程度相比,我国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总体来说,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现状如下:
(一)国际物流信息化基础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总体水平较低
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较低的国际物流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阻碍我国国际物流市场规模扩大、制约相关国际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二)国际物流信息化软件发展水平远落后与硬件
与公共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物流园区、港口物流等信息化硬件设施得到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的相关法规、制度、标准等软件的建设明显滞后。
(三)国际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工作不足
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监管分属于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部门管理,缺乏国际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通过建立“国家级单一窗口平台”来实现国际物流信息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四)国际物流企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大型国际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普遍较高,信息化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中小型国际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由于投资较大、融资渠道少,其信息化建设推进困难。
(五)国家级国际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国家级国际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起步较快,但是其功能不够完善,集中性和统一性不强,与国外国际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缺乏信息共享,造成国际物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无法保障。
(六)国际物流信息化复合人才缺乏
我国国际物流专业教育层次结构基本合理,但国际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既懂物流信息技术又懂国际物流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改变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落后的关键。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