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求返还出资款如何确定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现有一合同双方约定在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请问该合同因纠纷提起的诉讼属哪个法院管辖。
二、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顺序
1、若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且符合《民事诉讼法》第34条、《民诉意见》第24条的规定,则以该协议确定管辖法院。
2、若买卖合同双方没有选择管辖的协议,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的规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若合同双方没有关于合同履行地或交货地的明确约定,则根据《购销合同履行地规定》第1条、第3条的规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出资股东管理建议
1、出资人应首先要求公司变更股东名册。
出资人向公司出资后,公司应当变更股东名册,向股东发给出资证明书,确认出资人的股东身份。出资人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股权,从公司的经营收益中获利。因此,如果未能取得股权,出资人应当优先考虑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变更股东名册,以实现自己向公司出资的根本目的。
2、出资人可起诉公司要求确认股东身份。
出资人向公司出资后,如公司不变更股东名册,或不承认出资行为,出资人可以起诉公司要求确认股东身份。此时,由于股东已经出资,如果直接要求公司返还出资额很可能被认定为抽逃出资,出资人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并对自己已履行了出资义务进行举证,股东身份经法院确认后,出资人可以要求工商部门变更登记,但需要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3、在特定条件下,出资人可以直接要求公司返还出资款。
出资人获得公司股东身份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是通过股权转让、赠与等方式成为股东;第二是公司增资扩股,接受新股东。如果公司未履行任一法定程序,则投资人不能获得股东身份,向公司出资获取股东收益的根本目的无法实现,可以要求公司返还投资款。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要求返还出资款如何确定管辖问题的详细解答,在我国因为合同发生经济纠纷,我们是需要根据合同的详细内容来进行处理,同时对于一般的经济纠纷是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