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景泰蓝和珐琅彩的区别

2025/6/16 18:40:29发布25次查看
说起景泰蓝,知道的人很多,而提到珐琅彩瓷器,恐怕就很少有人了解。事实上,这两种器物所采用的原料——珐琅是相同的,只是制作工艺大相径庭罢了。
珐琅彩: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其实就是附着在器物表面一种玻璃质的东西而已,古代琉璃的一种,属于硼酸玻璃。主要是将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为原料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研成粉末,再烧制而成的矽酸化合物和硼酸化合物的混合体。“珐琅釉”“瓷器釉”“玻璃”“琉璃”此材料都差不多的。主要成分就是矽酸盐类,区别在于附着的材料不同,为了能紧密结合必须考虑膨胀系数等因素,所以在制作的时候稍有差别而已。人们习惯把和附着在瓷器表面的叫“釉”;附着在金属材料上的叫“珐琅彩”附着在建筑材料上的叫“琉璃釉”而已。
珐琅彩绘采用的画珐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15世纪末,法国中西部的里摩居。这期间制作技法达到较高水平并向世界各地输出,相传早在唐宋时期已经传入中国。清代的皇帝,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人都很爱好瓷器,珐琅彩瓷就是在康熙时期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以其制作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的重镇,初期制作以宗教为主题的器物,后来逐渐制做成装饰性的工艺品。
珐琅彩瓷的制作过程也与其他宫廷用瓷不同,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由造办处珐琅作在彩炉中烧成。康熙珐琅彩瓷全用进口彩料,尤其是其中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色料,因含有微量的黄金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娇艳效果。同时,中国传统彩瓷的彩料都用清水或胶水调和,而珐琅彩瓷则像西方油画一样,以油来调配彩料,使彩绘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景泰蓝:景泰蓝是出现在雍正时期,但它的制造工艺在元代(甚至有一说法在唐代)就有了,对于初识景泰蓝也就是珐琅的人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就很陌生了。
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在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超一流水平。因为这期间制作出的工艺品极为精美,所以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并不单是指铜胎的,还有银胎,金胎等。因为这种制品工艺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富贵华丽的蓝色制品较为出色,故而得名“景泰蓝”。所以景泰蓝属于珐琅彩,所有的景泰蓝都可以叫珐琅彩,但是不能反过来把珐琅彩叫景泰蓝。从这一说法可以看出,珐琅彩可以用于铜胎上,也可以用于瓷胎上.所以人们也叫景泰蓝珐琅彩.
事实上,在2006年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的其实是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而非景泰蓝本身,这就足以说明制作工艺的重要之处。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