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到食品的安全性,自然会想起利乐无菌包装。利乐公司将食品安全性作为公司理念,通过wcm,fisqa,irf,tpm,r&d netwkg等体系的合理使用,为客户提供一整套食品安全系统,“我们致力确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举手可得”。那么,无菌包装与食品安全究竟有什么区别,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无菌包装的杀菌程序是针对食品中很耐热、毒素毒性最强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制定的杀菌条件,并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无菌包装产品引发的细菌性危害是极其少见的,无菌包装产品的安全性极高。
无菌包装产品的坏包是由偶发因素造成的,属于小概率事件、偶然事件。坏包的产生涉及到杀菌条件是否充分、包装材料是否完整、灌装机是否正常等因素。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危害的发生涉及到生态环境污染;检验方法和仪器使用不当;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员素质与教育程度低;政治、经济等因素。
无菌包装作为安全性极高的一种食品包装方式,在控制原理和预防措施等很多方面可以为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1)无菌包装系统产生坏包符合统计学规律以及墨菲定律;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也是小概率、偶然事件,并符合上述规律。
(2)无菌包装系统是一个技术体系对产品实施的保障与承诺;食品安全系统是一个社会体系对食物链实施的保障与承诺。
(3)获得商业无菌的关键是对无菌包装系统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记录和调整;获得食品安全的关键是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督、记录、追踪和快速反应。
(4)无菌包装系统强调生产过程的可控制性。其记录有2类:生产记录和仪表记录;食品安全系统强调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督察性。必须建立报告制度和定期督导制度。
(5)无菌包装产品的生产、控制和管理多采用haccp方法。这一点可推广到其他食品、饮料行业。食品安全生产可以依靠实施haccp、gmp、iso体系管理来实现。目前中国只有“食品卫生法”,急需出台“食品安全法”,将原辅材料、技术设备、品控程序、操作规范、管理体系确定下来,并使之合法化,制度化。
(6)无菌包装技术可以看作“硬件”,而食品安全体系则是必要的“软件”。“硬件”支持“软件”发挥作用,“软件”为“硬件”提供保障。
(7)无菌包装是“树木”;食品安全是“森林”。无树木何以成森林?但有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缘身在此山中”。
4、食品安全与无菌包装的风险系数及其评估
采用风险系数方法可对这两类承诺、保障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可消除那些不重要的危害,同时,识别关键性危害。风险系数=发生频率+结果严重程度。 结果如表1~3所示。
可以根据风险系数的大小,来确定风险的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见表4。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及对其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以细菌为多。表5列举了不同的细菌及其危害性及危害程度,可作为风险评估的参照。
5、总结
从技术上讲,无菌包装是安全性极高、对营养成分破坏极少的一种食品加工、包装形式。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大多是突发的、偶发的小概率事件,符合统计学规律。无菌包装技术只有在食品安全诸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才能获得无菌、安全的承诺,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无菌包装系统是一个技术体系对产品实施的保障与承诺;食品安全系统是一个社会体系对食物链实施的保障与承诺。( 作者: 陈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