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层面
耗材:目前应用于3d打印的耗材非常有限,现有的市场上的耗材主要应用于模型、玩具等轻工业民用产品领域,离汽车、航空等领域还较远,而且即便耗材研发成功,规模化生产、材料配比等都是问题,可以说,耗材对3d打印技术应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工艺条件:较好的流程控制将减少设备故障时间,而这是目前许多机器和工艺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是工艺理解与建模,要了解和预测材料性能(如表面粗糙度和疲劳性能),就需要有3d打印工艺的新物理模型。
(二)经济层面
成本因素:3d打印机的价格已经下降,但单个商品的制造成本依然得不到解决。使用3d打印机制造商品,没有规模经济的红利,使单独制造一件商品的成本,远高于规模制造大量商品后均摊到每一件商品的成本,而消费者更容易选择价格更低质量更有保证的方式。再者,3d打印前期需要大量投资,而资本回报率不够乐观,很难吸引资本力量大规模加入。
(三)社会层面
传统格局难以改变: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在于重复制造与标准化,而3d打印则有利于个性化与定制化。目前的需求聚合是以规模化为主的,普通企业和个人要依据个性化和定制化完成需求聚合非常困难。
从3d打印面临的挑战来看,3d打印距离能够改变现有生产模式、转变消费观念还有很长距离。但是,3d打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预先培养、扶植壮大3d打印产业是抢占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