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伴生”(伴随产生)和“起迄”性的特点。装卸搬运的目的总是与物流的其他环节密不可分的,是伴随物流其他环节所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因此与其他环节相比,它具有“伴生”性的特点。在运输、储存、包装等环节,一般都以装卸搬运为起始点和终结点,因此它又有“起迄”性的特点。
2)具有提供“保障”和“服务”性的特点。装卸搬运保障了生产中其他环节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保障性质。装卸搬运过程不消耗原材料,不排放废弃物,不大量占用流动资金,不产生有形产品,因此具有提供服务的性质。
3)具有“闸门”和“咽喉”的作用。装卸搬运制约着生产与流通领域其他环节的业务活动。这个环节处理不好,整个物流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
(2)装卸搬运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个性特点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的生产规律不同,因此装卸搬运活动在这两个领域中也各有个性特点。
1)均衡性与波动性。装卸搬运的均衡性主要是针对生产领域而言的,因为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保证生产的均衡。因此,作为生产过程的装卸搬运活动必须与生产过程的节拍保持一致,装卸搬运基本上是均衡的、连续的、平稳的,具有节奏性。
而在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虽然力求均衡作业,但随着车船的到发和货物的出人库,其作业是突击的、波动的、间歇的。在流通领域中,对装卸搬运作业的波动性的适应能力是装卸搬运的特点之一。
2)稳定性和多变性。装卸搬运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生产领域的装卸搬运作业。这是与生产过程的相对稳定相联系的,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虽可能略有变化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流通领域里,由于物质产品各不相同,输送工具类型又各异,再加上流通过程的随机性等,所有这些决定了装卸搬运作业的多变性。因此,在流通领域里,装卸搬运应具有适应多变作业的能力。这是它的又一特点。
3)局部性与社会性。生产领域是由各生产企业单元所组成的,因此,生产领域的装卸搬运作业所涉及的面一般限于企业内部。
在流通领域里,装卸搬运作业恰恰相反,它涉及的面和因素是整个社会。所以,流通领域里所有装卸作业点的装备、设施、工艺、管理方式、作业标准都必须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发挥装卸搬运活动的整体效益。
4)单纯性与复杂性。在很多情况下,生产领域中的装卸搬运是生产过程的一项生产活动,它只单纯改鸾物料存放状态或改变空间位置,其作业较为简单。
而流通过程,由于装卸搬运与运输、存储紧密衔接,为了安全和输送的经济性,需要同时进行堆码、满载、加固、计量、取样、检验、分拣等作业,并且较为复杂。因此,装卸搬运作业必须具有适应这种复杂性的能力,这样才能加快物流的速度。
正由于装卸搬运作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装卸搬运作业在不同领域内的研究内容不同,在研究设计、运用、改进、评价时,就表现出不同的侧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