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节省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风险,具体而言,至少应达到以下目标:
(1)获得符合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物流资源。
(2)确保物流供应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物流产品和服务。
(3)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物流产品和服务。
(4)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物流供应商。
(5)防止因不合格物流供应商违约而给本企业客户带来损失。
(6)维护和发展良好的、长期稳定的物流供应商合作关系。
(二)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优秀评价指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从中不难发现,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体现内容全面、科学实用、标准规范、客观公正、可操作性强及适应性强的原则。
(三)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个比较通用的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该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层面和革新与学习层面等各个层面的内容。
实际上,不同的市场状况、不同的整体目标、不同的发展战略、不同的竞争环境,需要不同的评价内容。因此,既要考虑硬的可以统计测量的参数,也要考虑统计上较难测量的“满意”参数,即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框架。
限于篇幅,下面仅对影响承运人和港口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选择承运人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对用户的意义
根据承运人选择理论,突出的决定因素是承运人的运输费用和服务绩效。决定相关服务绩效的因素是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可靠性、运输能力、可用性和安全性。
各影响因素对用户的意义,从中不难看出:
(1)运输成本的高低对用户工厂选址有重大影响。
(2)中转时间和可靠性不仅影响库存和缺货成本,而且也对产品销售有一定的影响。
(3)运输能力和可用性决定了一个特殊的承运人能否实现所期望的运输服务。
(4)不安全的服务会产生利润损失以及放弃生产机会的成本,因为商品不能再出售或使用了,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机会成本,公司就要增加存货水平,这会导致库存成本增加。
2.选择承运人的决定性因素重要性排序
美国汽车承运人和港口选择决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从中可以发现:在早期的承运人选择中,运输费用是选择承运人的主导性决定因素,但随着物流概念的出现,重要的标准是承运人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即转运时间的可靠性。如今可靠的转运时间和转运总时间(重要性列第3位)对库存和缺货成本、客户服务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运输费用、承运人对运费变化进行协商的意愿,以及承运人财力的稳定性的排序的提升,反映出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协商战略。自1980年美国取消对运输管制以来,汽车运输行业呈现高度竞争状态,这为托运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与承运人商议费用和服务的机会。为了强化其重要性,托运人正逐步使用更少的承运人,由此增加了与承运人谈判的能力。
正如从第6位到第15位排序因素所表明的那样,托运人给予了运输能力与可用性同等重要的地位。货物丢失和损坏的安全指标在重要性上列第9位,而索赔处理列在第16位上。
另一个运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承运人推销技术的水平以及特殊设备。对承运人进行选择的托运人,往往对承运人的运营人员的素质较为重视,但却不太重视其销售人员的素质;对需要使用标准设备的托运人而言,特殊设备不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决定因素,但对于需要使用特殊设备的托运人而言,其唯一的选择是使用拥有这种设备的承运人。
在实际业务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在上述承运人选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制定如表8-16所示的承运人考核评估表,从而可以有效地对承运人进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