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狐皮帽依然用整只狐皮加工制作,其头尾、四脚均完整保留,并改进了做帽的工艺技术。几乎每个藏胞都有一顶心爱的狐皮帽,他们头戴狐皮帽,身骑高头大马,肩背五响叉子枪,腰携金边三龙碗,这是西藏山区藏胞一生不离的四件护身宝。狐皮帽不仅用于防寒,而且是藏胞头上的一件美丽的装饰品。藏胞戴上一顶狐皮帽,给人以粗犷英俊、威武雄壮之感。
样式/作用:用整块火红色狐皮束于头上,脑后交叉,下吊狐尾,耳前垂两只狐爪。狐皮帽不仅增添藏族男子的英武风采,且保暖防寒,更有过雪山时可防雪光烧灼眼睛的特殊功能。狐皮帽制作常见的狐皮帽,帽筒分圆顶筒形和尖顶袋形两种。筒高约三十厘米,用软缎、织锦缎等缎料缝制而成。圆顶帽筒的圆顶,多用数片大小不、色彩各异的绸缎压而成,看去象一朵绽放的鲜花,异常美观。狐皮帽沿高约二十厘米,围帽筒上卷一周,后有一开口,两边各缀一彩带。帽沿是狐皮帽的门面,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皮毛。一张上等藏狐皮,售价高达二百元。一张藏狐皮可制两顶狐皮帽。故连同帽面和帽里用料,缝制一顶狐皮帽,往往要花去一百多元,在帽类的价格中,也算够昂贵了。狐皮帽作用牧人戴上狐皮帽,蓬松的狐毛,前遮双眉,后接皮领,两边掩盖双耳,不但暖和,而且十分威武。平时,牧人常把高高的帽筒垂于脑后。若遇热天,则将帽沿卷高,多余的帽筒尽可戴在头上。如遇寒天,则把帽沿的耳后部分往下一拉,耳、颈、肩全部没于皮毛之 中,甚至将大半个脸也遮盖起来,很适应高原牧区的特点。这种狐皮帽,与其说是保暖用物,倒不如说是一种装饰品更为合适。在冰天雪地中,狐皮帽格外耀眼夺目。远远看去,象一团燃烧的火球,又象一朵盛开的鲜花 。当地民歌中曾有这的颂词:“戴上狐皮帽子上山顶,轻风吹着好像一朵花儿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