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将企业内部的工作流与供方的工作流直接衔接,以及直接处理跨越二者的综合业务,形成跨越组织界限的高效率的业务流程。
项目管理与供应商合作的简单方式,是直接采购。而今天一个典型的供需合作,往往不
限于单纯采购供货,还包括以项目方式提供服务,合作开拓/开发产品或服务项目,乃至指导协助供应商进行的改进计划,督察供方内部为需方进行的项目,例如设计开发等。因此,供应商关系管理应当包括集成项目与计划管理的功能。
决策管理与支持
业务决策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数据和规则。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应当提供准确、及时与充足的数据以及分析手段,并有效地实现与管理企业设定的规则相适应,使得决策变的更加有效、透明和易于控制。
对于小型的、产品简单、供应关系单纯的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难度可能不会充分体现出来;而稍大型的,产品构成复杂,尤其是注重竞争优势,品牌营销策略的企业,常常需要与大量分散的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此时,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动态更新、充分共享、支持地理分散的应用与协同的工作,以及易于管理的供应信息系统。进而,在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各种统计分析、信息发掘或计划项目管理、业务规则管理与决策支持工具等等,以帮助各个层次的业务人员迅速准确地了解需要的信息,高效率地做出决策或反应。这样的系统,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实现。
与传统企业倌息系统的关系
1990年gartnergroup提出erp概念时,主要强调了当时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特征(例如cs架构,gui等),在多数企业管理系统开发商的实践中,首先也是强调了在企业内部横向扩充或集成。例如,全面的成本核算,设备、人员等企业运做的各项资源,cid/cim的集成。其后,才逐渐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加人到erp之中。而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淸楚地看到,srm是传统的mrp/mrp-ii思路的逻辑延伸,这个延伸的两个“生长点”,就是crm与srm。在erp的概念提出后,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开放性:支持基于互连网技术的分布式业务处理;第二,集成性:追求所有子系统间(例如办公、个人计划管理与mis/mrp/wf),特别是包括第三方(例如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机构等)的全面连接,形成完整的信息环境与业务流。
srm与crm—样,是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informationsystem,eis)开放性与集成性的关键环节。它将是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系统无缝集成的,与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一样,是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