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们的地球迎来持续一个月的足球狂欢节。无所不在的rfid也第一次在国际顶级体育比赛中亮相:世界级的比赛,世界级的球员踢着带rfid定位的世界级足球,挥舞着rfid芯片门票的球迷。本届世界杯上的rfid应用历程也暗合着rfid技术当前的现状:rfid识别渐成为成熟技术,rfid定位技术尚待磨砺。
六月,rfid业界最重要的大事当属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右键另存),白皮书为中国rfid技术与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南。白皮书为我国发展射频识别产业提出的总体思路是:企业为主,政府推动,构建产业联盟,形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射频识别产业链;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群体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射频识别产业整体水平。rfid产业基地。今后我国将鼓励企业在rfid领域投资、生产,支持企业采用rfid技术和产品,并通过政策、法规、经济、行政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rfid制造、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和优惠。
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无疑为中国rfid产业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增添强大助推动力,自去年以来,科技部、信产部、国家质检总局、发改委等部委先后出台政策,将rfid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六大信息系统工程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危险化学品气瓶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以及信息产业关键产业技术产业化专项中。在地方上,北京将对奥运食品实施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全程追溯,并在奥运门票中探讨使用rfid,上海在市科委的领导下成立rfid产业联盟,在与市民生活相关多个方面展开rfid研究与应用,并构建出较为完整的rfid产业链。香港与广东等省市联合出台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专项规划,在区域内推动rfid应用于高速公路网路桥自动收费、区域智能道路交通管理、跨境物流标签等应用示范试点。天津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以rfid为核心的应用软件。这一系列从国家到地方政策的出台,将刺激rfid企业进一步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注入,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也为应用rfid的企业用户吃下定心丸和强心剂。
六月,rfid行业组织——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组织来自清华、北大、交大、山东标准化院、深圳远望谷等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自动识别技术学历教育教学大纲。随着rfid产业规模的扩大,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已成为产业突破的瓶颈之一,而各种社会上的培训良莠不齐,在大专院校中开展自动识别专业教育教学适应时代发展呼唤,将逐步满足rfid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rfid的中国创造构筑人才保障。
六月,中国最大的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与与飞利浦、诺基亚、厦门易通卡等公司合作启动nfc手机试点。nfc技术作为rfid技术的“血亲”,移动运营商的介入和推动,不仅将使传统一卡通由某个城市、某个行业的闭环使用逐步走向开环应用,对rfid产业一个更大的意义是突破rfid识读终端稀缺的应用瓶颈,进一步催化rfid总体应用成本降低。
2005年底,rfid射频快报曾在《2005中国rfid年终盘点——rfid在路上》一文中曾预言中国rfid产业将在2006年中后期迎来成熟拐点。有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我们更加坚信未来中国必将会出现在rfid的“世界杯的赛场上。
信息来源:rfid世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