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塑料绝缘、护套的工序检验。
2本规范依据
gb/t9330-200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gb/t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jb/t8734-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和软线
gb/t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
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12706.2-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gb/t12706.3-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
gb/t12527-2008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jb/t2171-1999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
gb/t6995-2009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3质量要求
3.1塑料绝缘指pvc、xlpe、pe、f46等绝缘料的挤出。
3.1.1导电线芯结构应符合工艺卡片及《导体丝径验收规定》的要求。
3.1.2导电线芯表面应光洁、无油污、三角口、裂纹、毛刺、划道等缺陷。
3.1.3绝缘厚度、绝缘外径应符合相应产品工艺卡片的规定,并且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z薄点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0.1mm.
3.1.4绝缘线芯的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无毛刺,横断面上无气孔。
3.1.5绝缘线芯的火花试验电压按表1规定。
表1
绝缘标称厚度δ(mm)
试验电压(kv)
绝缘标称厚度δ(mm)
试验电压(kv)
δ≤0.5
4
1.5<δ≤2.0
15
0.5<δ≤1.0
6
2.0<δ≤2.5
20
1.0<δ≤1.5
10
2.5δ
25
3.1.6标识识别标志。
3.1.6.15芯以下电缆,一般采用颜色识别。5芯以上电缆,可用颜色识别,也可用数字识
别。
3.1.6.2无论采用颜色标志不允许或数字标,电缆中的接地线芯或类似保护目的的用线芯采
用绿/黄组合颜色(双色线)时,绿/黄组合颜色标志不允许用于其他线芯。
3.1.6.3生产绿/黄组合颜色的线芯时,其中一种颜色在线芯表面上应占30-70%,余下部分
为另一种颜色,并在整个长度的线芯上应保持一致。
3.2挤塑料护套
3.2.1检查上道工序的半成品是否符合工艺卡片规定。
3.2.2挤包型内衬层厚度、电缆外径、z薄点应符合工艺卡片规定。电力电缆内护套度不考
核标称厚度,只控制z薄点。
3.2.3外护套厚度应符合工艺卡片规定。电力电缆护套厚度(除单芯非铠装电缆外)不考核
标称厚度,只控制z薄点。
3.2.4电缆护套应包覆紧密,不得松套。
3.2.5有金属铠装(钢带、钢丝等)及金属屏蔽(铜带、铜丝、铝箔屏蔽)的电线电缆的护套应按表2进行火花检验。
表2
火花试验类型
试验电压(kv)
z高试验电压(kv)
50hz工频火花机
6t
15
注:t为护套的标称厚度,mm。
3.2.6电缆绝缘层与护套层之间不应有进水现象。
3.3成品电缆标志应清晰、完整、耐擦。一个完整标志和下一个完整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
如标志在护套上应不超过500mm,如标志在绝缘或带状体(平行线、集束线)上应不超过
200mm。
4检验方法
4.1挤塑料绝缘
4.1.1检查导电线芯结构,清点根数、股数、检查单丝直径。
4.1.2绝缘外径有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间接算出绝缘厚度。
4.1.3绝缘z薄点用10倍刻度放大镜测量。
4.1.4绝缘表面质量用目测,黄/绿双色线表面覆盖,用目测。
4.1.5火花试验用火花机进行。
4.2挤塑料护套
4.2.1上道工序检验用目测。
4.2.2护套外径有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间接计算出护套厚度。
4.2.3z薄点用10倍刻度放大镜测量。
4.2.4护套表面质量及印刷标志用目测,标志间距用米尺测量。
4.2.5挤包在铠装层外或金属屏蔽层外的非绝缘型塑料套,应经受2规格的工频火花机电压
实验不击穿。
5检验规则
5.1导体线芯、结构、绝缘或护套外径、厚度、f值、黄/绿双色线分色,印刷标志,表面
质量,要求做到首检,且逐盘检查。
5.2绝缘或护套用材料、挤出外径、表面质量,每班巡检不少于两次。
5.3护套包覆紧密是指用手旋转护套时,以手感无明显松动和护套不能单独转动为准。
5.4工频火花:按表2规定检验。
5.5半成品标识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