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这些因素对放电加工的影响进行分析:
(1)脉冲峰值电流的影响。脉冲电流增大,单个脉冲的能量增加,加工效率提高,速度加快。但随着单个脉冲能量的加大,放电产生的热量对工件的热影响就大,甚至烧伤工件,而且到一定程度时热能过于集中,生成物较多,使排渣、排气困难,产生电弧,加工成产率反而会大大降低,长时间电弧将烧坏工件或电极。
(2)脉冲宽度的影响。脉宽的影响基本与电流的相同,但相对于电流来说,它对工件的热影响略小一些。由于脉宽加宽,单个脉冲能量加大,但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单个脉冲的能量作用与工件的时间增加,工件上的热效应变小。
(3)脉间对加工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脉冲停歇的时间越长,加工时间变短,加工生产效率下降,但是当脉冲小到一定值时,每个脉冲结束后,火花间隙中电离通道来不及消除电离状态,使放电集中一点而产生电弧,生产率反而下降,甚至烧坏工件。
(4)介质的影响。电火花液的工作压力对加工的影响,工作液的压力越大,电蚀物的排除速度越快,有利于电火花的加工,加工速度增快, 但加大到一定值,如果再增加反而会减慢速度,因此,我们对于放电不好这样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查找,从机床电路方面,从各种加工状态及条件上查找。
2. 选择参数ip>7加工时无放电火花故障该设备上电后,通常初始化后的接触器吸合会有km1、km3+、km3-、km4、km7、kt1和kt2,继电器板上有11个继电器,其中ka1为交流继电器,其余为直流24v继电器,其功能分别是:ka31强电启动、ka32脉冲电源启动、ka33极性控制、ka34精加工控制、ka35电流ip>7控制、ka36低压60v控制、ka37低压90v控制、ka38低压120v控制、ka39液压泵启停控制、ka40二级限位控制和ka1电柜启动控制。
检查该故障时,首先确定高电频电源输出11l+对m2有高电频电压输出,说明故障在高电频电源之后,检查12l+对m2无电压输出,说明km5不正常,目测km5吸合,检查出km5常开触点氧化未闭合的问题。更换后机床正常。
3. 功率管接不上,加工电流异常功率管接口信号由接口板上u38、u39(sn74ls245)驱动,经6n137光耦隔离,再由7406、4049驱动,去功率板上相应功率管的栅极,控制相应的功率管的开通与关闭。
当故障出现后,检查脉冲电源板上的ip0~ip16发光管的工作情况,不能正常规律变化,说明电流的控制信号从主控板到接口板均为正常, 问题归到功率板上,继续检查功率板,顺ip0~ip32信号测量光耦片u40~u56,结果出现u46无输出信号,导致ip5无输出,造成场效应管dip5(irfp44)无输出。更换新6n137片子后故障排除。
4. 加工时显示加工短路,机床报警当执行加工按“开始”键后液晶屏上显示短路报警,加工无法进行,能造成此故障有多种情况:①方轴绝缘不好造成短路。②间隙电压sv设置过高。③高压空气开关qf2跳闸,或高压模块损坏,使得无高压。④接触感之后,反转回退值太小。⑤高频脉冲电源板上功率输出末端吸收回路故障,吸收二极管短路。经过上述5项情况逐步排除,最终检查出故障是由高频脉冲电源板上吸收二极管烧穿所致,更换新管解决问题。
5. 液晶屏无显示,杂乱无章有扫描线,主画面不能清楚完整显示出现上述故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机床确实有问题,另一种是修理过程中由于拆装主控板和接口板造成的。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①液晶显示驱动芯片u5(msm6255) 损坏,更换主控板。②主控板上u1、u2、u4(mc3487)芯片和u6(628128)芯片,如有损坏应更换。③系统上电后,初始化不正常,应重新启动。④主控板至继电器板的电缆线连接不良,重新连接。⑤液晶屏背面电路板上晶振不起振,应更换晶振管。⑥修理其他故障过程中,主控板与接口板之间插接不良,重新连接。⑦接口板与液晶屏连接电缆插头接触不良,重新插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