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全息印刷中频谱图像法加密防伪研究(八)

2025/3/21 1:17:58发布34次查看
第5章结论
根据透镜的傅立叶变换,一幅位于透镜前焦面上的透明图像(暗记)通过傅立叶变换后,在其后焦面上可以获得该图像的频谱并聚焦在焦点附近处的很小的区域内,所以可以把加密图案经傅立叶变换后,将其频谱巧妙的记录在彩虹全息的某一位置上,以图像的某种光学形式显现出来。但由于密码的全息记录与普通全息图的制作手段不同,同行也很难从显现出来的光学图像推测出原物的数学物模型及其制作手段。所以可以将频谱特性归纳为:
①物波频谱的空间分布形式完全不同。
②从频谱的图像很难推测出物波的形式,从而无法知道产生该频谱的物的形状。故此采用光学手段将傅立叶频谱作为加密密码制作在全息图上,将极有效地加强全息印刷图像的防伪性能。
第6章结束语
本文在撰写的整个过程之中,受到了杨皋教授的悉心的指导,在此仅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由于受时间和个人水平等诸因素的限制,文中的不足甚至谬误在所难免,尚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其祥: 工程光学原理, 江苏科学出版社,1981年
[2] 杨皋,钟泽辉:激光全息防伪加密的研究,《包装工程》,1997(6)
[3] 王仕璠,徐传锋:彩虹全息图防伪标识的两种加密设,《激光杂志》,1993(4)
[4] 许鑫,杨皋:印刷应用光学,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 杨福馨,吴龙奇:防伪包装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
[6] 徐胜林:国外防伪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北京安信防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
[7] 陈兴梧,赵慧影等:彩色全息的计算机产生和再现,《光学技术》,2003(2)
[8] 郭永康,黄奇忠等:分数傅立叶变换全息图及其在防伪中的应用,《光学学报》,1999(6)
[9] 熊秉衡:全息印刷技术,《技术经验交流》,1994(2)
[10] 黄婉云:傅立叶光学教程,北师大出版社,1990年
[11] 松下昭(日):全息照相的原理及实验,科学出版社,1983年
[12] 刘守等:提高激光全息防伪标识性能的新技术----加密码法,《中国包装》,1996(1)
[13] 徐大雄:实用全息摄影,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85年
[14] 徐大雄:防伪全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印刷技术》,2000(1)
[15] 刘兵: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印刷技术》,2001(27)
[16] 谭俊峤:我国防伪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今日印刷》2002(3)
[17] 张燕辰:防伪技术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印刷技术》,2001(27)
[18] 刘政清:防伪印刷技术综述,《今日印刷》,2002(3)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