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
测量试切段工件直径为d0,要求加工直径为d,加工长度为f,则采用相对编程刀具径向进刀程序为: u-(l1+2(d0/2-d/2))即u-(l1+d0-d),加工长度f指令为w-(s1+f)。3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调刀补和换刀c点清零后,换2号刀,用手动功能试切a面,z坐标显示s2(以上所有显示的值均取代数值,下同),试切b面x坐标显示l2,则2号刀相对1号刀的刀补(常称*组刀补)为: u(l1+l2) w(s1+s2) t01 x、z两坐标回零,换3号刀,用手动功能试切a面,z坐标显示s3,试切b面x坐标显示l3,则3号刀相对1号刀的刀补为: u(l1+l3) w(s1+s3)t02 其余刀具相对1号刀刀补的调试方法同前类推。 若加工中换2号刀,则用t21指令,换刀走*组刀补后,2号刀刀尖运行到刀具起始点c点;换3号刀用t32指令,换刀走第二组刀补后,3号刀刀尖运行到刀具起始点c点,换刀加工完毕,用t10换回*把刀,取消刀补,*把刀刀尖运行到c点,进行下一零件加工。4 对刀调刀补时注意消除丝杠反向间隙滚珠丝杠有反向间隙,在对刀调刀补过程中刀具退到起始点的x、z退刀走向,要与加工结束时用g26、g27、g29等指令返回刀具起始点的走向一致,以消除反相间隙误差。 如附图所示,用1号刀试切a面,两坐标显示清零后+z向退刀1.00mm,若超过了1.00mm,如1.08mm,应-z向手动至小于1.00mm,小于的数值要大于丝杠反向间隙的值,以达到消除反向间隙的目的,再+z向手动至1.00mm;+x向退刀也这样,对刀及调刀补时试切后的退刀方向要固定,编程时用程序消除反向间隙[2]。加工完1999.10毕,用g26退刀,也注意是+z、+x向退刀至刀具起始点c。5 刀具磨损后改变刀补值与各刀具关系按上述调刀补方法,要以车外圆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刀具为1号刀,其他车端面、切槽、倒角等尺寸精度要求低的刀具为2、3、4号刀,这样加工过程中测量直径(如 1号刀有磨损,直径变大)增大加工程序首段-x向进刀量的值,满足直径加工精度。其他刀具虽有磨损,但只要尺寸不超差,就不需再对刀调刀补;加工尺寸超差时,可重新对刀修改刀补,也可根据超差值,修改相应刀具的刀补,这样调刀补能避免对其他刀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