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体试样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的是光散射法,它主要就是测量散射光强及其空间分布,因此,颗粒浓度太高时应考虑多重散射影响。而由dlvo理论可知,悬浮液中的颗粒主要由于布朗运动发生碰撞聚沉,颗粒的碰撞频率是影响颗粒聚沉的一个直接因素,因而在测定粒度的时候,悬浮液中的颗粒浓度也必须要考虑。同时,因为粉体颗粒尺寸大小的不同,单位重量的粉体其颗粒数是不同的,因此,并不能够以一般的浓度来表示粒度测定时的浓度,而应以测定时的遮光比来表示。
2、分散剂的选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分散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所用分散剂种类的不同,其分散效率也随之变化。其中,六偏磷酸钠具有的分散效率。
3、试样粉体形态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在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中,往往就将颗粒看作球形。由于球形粒子的无方向性,这样就可以简化分析过程,而且实验结果也容易重合。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颗粒,其几何形状一般是不规则的,这也常常是理论计算与实际过程不相符的原因之一。激光粒度仪采用的是光散射法的原理来测定颗粒粒度的,粉体颗粒的形状对粒度测量结果是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针对于非球形颗粒,在不同方向上的光散射效应是不同的,测量的结果粒度分布宽度会大于实际宽度,连续测量的结果误差相对也要大些,表一是不同形状粉体颗粒的测定结果。由电镜照片看到,球磨氧化铈是单分散的球形状态,氧化铈是有棱边的结晶体,而碳酸铈是像花朵状的结晶体。
因此,从试样连续多次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均方差的结果来看,可以大致地推断试样的球形状态如何。如果均方差值在0.05以下,可以推断出试样差不多是单分散的球形状态,如果均方差值大于0.05,那么试样的形状会有多种形态,因而重复性不佳,如果均方差值大于1,而且连续多次测量结果相差较大,那么试样可能会具有大小不一的各种不规则形状
小结:激光粒度分析过程中应该控制粉体浓度在遮光比5—20%为宜。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及相应的分散时间,无机粉体颗粒以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为佳,分散时间为2—5分钟。测定前应了解颗粒的形态和颗粒结构状况,考虑其对测定的影响程度。
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发展与普及当代先进的颗粒测试技术为己任,研制的湿法、干法、医用喷雾、工业喷雾等系列的激光粒度测试设备,均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水平。欢迎广大用户前来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