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兰栽培上有单叶种和双叶种之分。繁殖用分株、组织培养或无菌播种。性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光照。通常用蕨根、苔藓、树皮块等盆栽。生长时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当施肥和通风。冬季温度15℃~18℃。一年开花1-2次,赏花期一般为3-4周左右。
卡特兰属有60多个种。经过人们近200年的栽培育种,现在的园艺品种十分繁多,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兰科观赏植物。卡特兰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附生兰,周年常绿。植株具有1-3片革质厚叶,是贮存水分和养分的组织。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萼与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包围雄蕊下方,中裂片伸展而显著。
卡特兰茎叶肥厚,气根旺盛,耐干旱,一个月不浇水也不致于枯死。在屋顶、阳台、屋檐、大树下,均可栽培,但要求空气新鲜流通,并适当予以遮光,可用遮阳网挡去50%至60%的阳光,要求白天温度25℃至30℃,夜间15℃至20℃,小苗冬季最好在温室内越冬。湿度方面,在开花期减少浇水,可促进花芽分化;新芽形成或花苞形成后,要多浇水,但夜间要避免浇水,特别是寒潮侵袭的时候必须完全停止浇水;平常空气湿度控制在60%至65%。培植卡特兰可用塑料盆或陶瓷盆;成株栽培植料,可用碎蕨根6份、蛭石1份,外加木炭和碎石等。肥料可用少量迟效肥做基肥,平常用1000倍至2000倍的水溶性速效肥,每半月追施一次;小苗宜氮肥多些,促进根、叶的生长;中苗提高钾肥的含量,使其开花健壮;成株要加大磷肥用量,能促进植株开大花、开好花。家庭繁殖可于春、秋两季用分株法,每丛带3个假鳞茎;移栽最好在休眠期结束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