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是将线条与空白依照一定的编码规矩组合起来的符号,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贴标签机当传感器发出贴标物准备贴标的信号后,贴标机上的驱动轮转动。由于卷筒标签在装置上为张紧状态,当底纸紧贴剥离板改变方向运行时,标签由于自身材料具有一定的坚挺度,前端被强迫脱离、准备贴标。此时贴标物体恰好位于标签下部,在贴标轮的作用下,实现同步贴标。贴标后,卷筒标签下面的传感器发出停止运行的信号,驱动轮静止,一个贴标循环结束。在进行辨识的时候,是用贴标签机扫描,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後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後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电脑。条码辨识技巧已相称成熟,其读取的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大於98%,是一种坚固性高、输入疾速、正确性高、本钱低、利用面广的资料主动收集技巧。
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码,每种一维条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划定每个字母(可能是文字或数字或文数字)是由多少个线条(bar)及多少个空白(space)组成,以及字母的排列。自动贴标机适用范围广:既能实现方瓶/扁瓶(满瓶状态)的侧面(平面)单张贴标/拐角抚标,还能实现圆瓶周向定位单张/双张贴覆功能b、*的分料机构,确保与生产线联机使用时的可靠、有效分料c、*的拐角扶标机构确保方瓶三侧面拐角贴标平整、不起皱d、既能单机使用,又能与生产线配合使用自为当传感器发出贴标物准备贴标的信号后,贴标机上的驱动轮转动。由于卷筒标签在装置上为张紧状态,当底纸紧贴剥离板改变方向运行时,标签由于自身材料具有一定的坚挺度,前端被强迫脱离、准备贴标。个别较盛行的一维条码有 39码、ean码、upc 码、128码,以及专门用於书刊治理的isb
n、issn等。
各种一维条码的发明年代演绎於表
1. 1,标准制订年代则演绎於表
1. 2。
表1.1 一维条码发明年代表
表1.2一维条码标准制订年代表
从upc以後,为满意不同的利用须要,陆陆续续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条码标准跟规格,时至今日,条码已成为贸易主动化不可缺乏的基本前提。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 (one dimensional barcode, 1d) 跟二维码(two dimensional code, 2d)两大类,目前在商品上的利用仍以一维条码为主,故一维条码又被称为商品条码,二维码则是另一种渐受器重的条码,其功能较一维条码强,利用范畴更加普遍,具体内容将在下一章介绍。
目前一维条码的品种达225种左右,本书仅介绍的标准,如up
c、ea
n、39码、128码等。自动贴标机适用范围广:既能实现方瓶/扁瓶(满瓶状态)的侧面(平面)单张贴标/拐角抚标,还能实现圆瓶周向定位单张/双张贴覆功能b、*的分料机构,确保与生产线联机使用时的可靠、有效分料c、*的拐角扶标机构确保方瓶三侧面拐角贴标平整、不起皱d、既能单机使用,又能与生产线配合使用自为当传感器发出贴标物准备贴标的信号后,贴标机上的驱动轮转动。由于卷筒标签在装置上为张紧状态,当底纸紧贴剥离板改变方向运行时,标签由于自身材料具有一定的坚挺度,前端被强迫脱离、准备贴标。此外,书籍跟期刊也有同一的编码,特称为isbn(标准书号)跟issn(标准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