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系统地开展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在美国保险管理学会(asim)的推动下,风险教育在美国风行起来。许多美国主要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了风险管理课程,传统的保险系把教学重点转移到风险管理方面,保险仅作为一种风险筹资的工具加以研究,有的工商管理学院把保险系改名为风险管理和保险系。美国大多数企业设置一个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被称为“风险经理”(risk man-ager),风险管理已被公认为管理领域的一项特殊职能。
到了20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实践已从它的起源地美国传播到加拿大和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风险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一股全球性的热潮。然而,由于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各个国家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运用极不平衡。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研究,很多大学的金融、保险等专业也开设了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与西方国家的大中型企业普遍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不同,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决策者不了解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原理,能够把风险管理的有关知识、方法、技能直接应用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较少,更谈不上把风险管理从主要由财务部门或保险与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的日常经营活动上升到企业整体管理层负责,并突出长期性战略性管理,因而,在我国重视并加强风险管理的普及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