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将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状组织。
供应链包括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从原材料到中间品、最终产品,再到分销渠道、零售终端,最后到消费者,整体的网络连接功能叫供应链。
商流是一种物资的交易过程,通过商流活动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是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起点。
信息流是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包括供应链上的供需信息和管理信息,它伴随着物流的运作而不断产生,包括产品需求、订单的传递、交货状态及库存等信息。
物流是货物流通的全过程,也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该流程的方向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制造商、渠道商与物流企业,最后到终端消费者。
资金流是指货币的流通。该流程的方向是从终端消费者到渠道商与物流企业、制造商,最后到原材料供应商。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其目的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具体包括订单处理、原材料存储、生产计划安排、库存设计、货物运输和售后服务等。
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显著区别于境内电商。跨境电商要受进出口各国(地区)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管,从货源、仓储、物流、通关到消费者终端的供应链链条更长。境内的平台和商家很难将跨境供应链的链条全盘控制。供应链是所有跨境电商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供应链管理系统在跨境电商交易中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境内电商的供应链从商品生产到配送的全过程基本均在境内完成,并不涉及海关、外汇等相关问题。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这也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相较于境外的物流企业来说,起步晚且基础设施落后,运输库存成本较高,专业操作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