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项目投标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指物流供应商在投标前,运用多学科知识,对与招标项目有关的一切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进而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投标可行或不可行评价的综合研究方法。
按阶段来划分,物流项目投标可行性研究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机会研究。它主要是鉴别投标机会,其目的是对拟投标的项目的机会作粗略的研究和估计,侧重于研究本企业对招标项目的需求和可能带来的市场机遇,分析项目投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机会研究大多借助于现有的经济技术资料进行,以定性为主。如果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投标的必要性,则可行性研究就到此为止;如果认为有必要投标,则转入下一步研究。由于机会研究更多的属于一种简单的判断性研究,因而其对投资额的估算误差较大,一般误差在±30%之内,就算达到要求。
(2)初步可行性研究。当对拟投标的物流项目进行了机会研究之后,认为有进行投标的必要性,这时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较完整的投标设想方案(包括技术方案与管理方案),这就是初步可行性研究。此阶段已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定性分析,要对招标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定量测算。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结果要有一定的精度,对投资额的估算误差一般应在±20%之内。
(3)正式可行性研究。对大型的复杂的物流招标项目,如果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以后,经过专家论证认为可行,还要花费更大的力量进行更精确的可行性研究,称正式可行性研究。正式可行性研究,要为拟投标项目提供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充足依据,提出具体的支出预算数字,提供实施计划的详细进度,并对投资回收作出较精确的预测。正式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额的估算误差一般应在±10%之内。
2.国际物流项目投标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收集资料与调研。
(2)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设计。
(3)在财务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和投标该项目的经济效益。
(4)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国际物流项目投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正式可行性研究,仅仅是在分析的精确程度上要求不同,三者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大体是一致的:都包括必要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研究和经济可行性研究,都应作系统的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具体而言,一份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招标项目概述。即对招标项目的背景、意义、要求等情况进行简要描述。
(2)投标的必要性分析,也称投标的机会分析。即针对客户需求建议书或招标书的要求,结合物流市场状况、本企业自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评估本企业是否有必要对招标项目进行投标,以避免盲目投标。
(3)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即介绍企业在投标时拟采取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方案需要详细和具体,具体到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测算。
(4)投资概算。即根据项目的技术方案和组织管理方案,结合市场物价行情,初步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
(5)财务分析。即预测项目中标实施后企业的运行费用、收入和其它财务数据的变化情况,表述财务分析的过程、取值依据和分析结果。
(6)风险分析。即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技术进行不确定分析,应对不确定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予以说明。
(7)结论与建议。即根据上述各方面的分析,明确是否对招标项目进行投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