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第三节 凹版印刷

2024/10/31 1:32:25发布30次查看
一、凹版印刷原理与特点
1.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版的版面结构与印章相似,其印刷方法类似拓印或捺印。
早先的印章通常是将图文雕刻成为凹入的反写阴图文字,印于泥土或纸上(称为封泥),经过拓或捺的方法,形成正写阴图文字。如果将印章的图文刻成反体阳图(图文凸出),经拓或捺的方法,就和是到正写的阳图文字。
刻有凹形图文(正写的阴图文)的石块(石碑)表面敷以浸湿而柔软的薄纸,然后在纸张表面轻微地施加压力(轻轻敲刷),使纸嵌刻在凹入的图文部分,待纸稍干后,用软毛刷蘸着墨料(或用柔软的布团)均匀地涂刷。由于凹入的图文部分刷不到墨料,从而就得到黑底白字的正写(阴图文)拓本,俗称碑帖。如果石碑上的图文刻成正写阳文(图文部分凸出),用同样方法就能获得正写阳图文(白底黑字)的拓本碑帖。
凹版印刷术,是利用拓印的原理。将图文雕刻在平面成圆筒状的金属表面,制成凹版印版。然后在印版上面涂以油墨,再将印版表面的墨层刮清,再铺以印刷物,施加印刷压力,将嵌入图文中的墨层转移到印刷物表面,即获得凹版印刷品。
一般凹版印刷机印刷部的基本构成如图1-44所示。凹版滚筒3在旋转过程中将墨斗中的油墨4带到版面上,在刮墨刀5的作用下,刮去版面空白部分的油墨。纸张6在凹印滚筒3和压印滚筒1之间通过时,利用两滚筒之间的压力,将印版滚筒3上凹下的图文部分2内的油墨转移到纸张6上,完成印刷。
图文凹入的深度不同,能容纳的墨层深度也不同,转移到印刷物表面,就获得厚实、鲜艳的印刷图文。
2.凹版印刷特点
凹版印刷的印版版面与凸版版面相反,图文部分凹入,而空白部分保持原来的平面。图文部分凹下,接受油墨层,经过压印滚筒的压力作用,将油墨层转移到印刷物的表面,复制成印刷品。
凹版印刷与其它印刷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墨层较厚。凹印的墨层厚度为1-50μm,仅次于丝网印刷(15-100μm),大大高于凸印(2-6μm)和平印(1-4μm)。因此印刷品密度变化范围大,层次丰富,且粗线条墨层厚实、凸出有光泽;细线条虽细如毫发,仍可清晰分辨;
②其它印刷方式的网点之间的区域是空白的,而凹印的网点之间则涂有一层薄薄的油墨,这是由于凹印油墨流动性强造成的。因此,凹印的层次细腻,适合于表现连续调;
③凹印使用可拆式版辊,版辊周长允许变化,可适应不同成品尺寸的印品;
④版辊表面镀铬后,版面光洁、质地坚硬,其耐印率高于其它印刷方式,适合于大批量印刷和再版印刷,且版辊可长期保存;
⑤应用范围广泛。通过选用不同的油墨,可在纸张、塑料薄膜、纺织品、铝箔、玻璃纸等各种材料上进行印刷;
⑥制版工艺复杂,不稳定因素多,周期长,费用高。腐蚀和镀铬液会造成公害;
⑦印刷过程中油墨溶剂易挥发,对环境有污染。
3.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所用的凹版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照相凹版和电子雕刻凹版。根据制版工艺过程不同,照相凹版又分普通照相凹版和网点照相凹版两种形式。
(1)普通照相凹版 所谓普通照相凹版是指把连续调底片的图像曝光到已敏化处理且晒有网格的炭素纸上,然后过版到铜滚筒表面,经显影、腐蚀制成的凹版。它是通过图文部分在印版上凹下的面积相同而深度不同的网穴(即不同的墨层厚度)来表现原稿的阶调层次。
普通照相凹版所用的原稿为阳图片原稿,整个制版工艺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即阳图原稿的制作、炭素纸的前处理、滚筒的预加工及凹版的制作,如图1-45所示。
炭素纸 铁芯加工
 ↓ ↓
  涂感光液 镀铜
 ↓ ↓
照相原稿晒网格 研磨
  ↓ ↓ ↓
文字原稿→连续调阳图片→晒阳图→转写→显影→涂防蚀剂→镀铬→修正→检查
图1-45 普通照相凹版制作工艺过程所谓连续调原稿是指色调值呈连续渐变的原稿,可以是单色原稿,也可以是彩色原稿。阳图原稿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图像阳图片的制作、文字阳图片的制作及阳图片的拼排。印刷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阳图片的质量,因为所拍报的阳图片将直接用来晒制炭素纸,而后再转写到印版滚筒表面。如果阳图片存在某种缺陷,必然在印版上反映出来,而且很难再进行修正。所以,阳图片的修正是很重要的。
普通照相凹版在目前彩色凹印制版中还占有一定比例,对于印刷质量要求不高,或对窄幅面的聚乙烯承印材料印刷,若没有接缝或接缝较少时采用这种凹版还是可取的。但是,从整个发展趋势看,普通照相凹版应逐渐被淘汰。
(2)网点照相凹版 网点照相凹版也称直接腐蚀凹版或喷胶腐蚀凹版,它是在凹印铜滚筒上直接喷涂感光胶,经晒版、腐蚀制成的凹版。其特点是用网点的大小来表现不同的阶调与层次,如图1-46所示。
阳图片
  ↓
滚筒预加工→涂感光液→晒版→显影、水洗→涂漆→腐蚀→水洗→镀铬→凹版
图1-46 网点照相凹版制作工艺过程该制版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制版要点是印版滚筒经预加工后,在滚筒表面涂布感光液,用加网阳图片晒版,然后用溶剂显影并用水冲洗硬膜,待其干燥后用氯化铁溶液进行腐蚀。滚筒预加工与普通照相凹版相同。
(3)电子雕刻凹版 电子雕刻凹版是一种新颖的凹版制作工艺,所谓电子雕刻凹版是指按光电原理,由电子控制雕刻刀在铜滚筒表面机械雕刻而成的凹版。
1967年由德国的海尔公司(hell)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雕刻机的研制。1977年,美国的ohio电子雕刻机问世。1992年ohio公司又推出新的机型,即oee电子雕刻系统,使oee电子雕刻机的功能得到扩展,从而实现了所谓无软片制版。
电子雕刻凹版与其它凹版相比,有以下主要特点:
a.制版工艺较为简化,易于控制印版质量;b.印版质量稳定,雕刻质量优良;c.具有多种功能,可实现无接缝制版;d.没有雕刻腐蚀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e.雕刻设备价格较高,制版成本也较高;f.雕刻刀是易磨损件,制版成本较高;g.雕刻速度较代。
电子雕刻凹版的制作中,滚筒的预加工与照相凹版相同,整个制版工艺过程如图1-47所示。
制作原稿软片→粘贴软片→安装印版滚筒→测试→电子雕刻→镀铬

滚筒预加工
图1-47 电子雕刻凹版制作工艺过程电子雕刻机所用原稿为分色加网的正负片,一般由伸缩小的不透明聚酯感光片拍摄而成的。粘贴阴图软片时应平整、牢固。雕刻前先将经过预加工的印版滚筒表面进行清洗,清除面铜表面的油污、灰尘、氧化物等异物,然后装在电子雕刻机上。另外,在雕刻之前,应对原稿的高光与暗调的各个层次进行测试,以确定网线线数及网点的形状。当雕刻时,当扫描时,与扫描头同步运动的雕刻刀即在印版滚筒表面进行自动雕刻。最后,为提高印版的耐印率,雕刻后应进行镀铬。
二、凹版印刷设备
现代凹印机按承印物形式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张纸凹版印刷机和卷筒纸凹版印刷机。
(一)单张纸凹版印刷机
单张纸凹印机是指用单张纸进行凹版印刷的机器。
1.基本构成及主要装置
凹版印刷机典型机型的基本构成如图1-48所示,主要由给纸装置、印刷装置、输墨装置和收纸装置等组成。
印版滚筒(p)的直径一般为压印滚筒(i)的1/2。压印滚筒表面包以一定厚度的衬垫,印版滚筒直接浸入墨斗内。印刷时用刮墨刀刮掉多余的油墨,纸张从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中间通过完成油墨转移。印完后由收纸装置输出、收纸。
(1)给纸装置 给纸装置与其它类型的单张纸印刷机基本相同。纸张由自动给纸机输入套准装置进行定位、加速,然后由压印滚筒咬纸牙咬住纸张进行印刷。
(2)滚筒部件 滚筒部件主要由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组成。两滚筒的排列形式有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和华侨排列三种,一般采用垂直排列或倾斜排列。根据两滚筒的直径大小不同,有以下两种类型,即1:1型和1:2型,如图1-49所示。
①1:1型。印版滚筒(p)的直径与压印滚筒(i)相等。压印滚筒为了包以衬垫存在空档,所以印版滚筒的圆珠笔周不能全都作版面使用。
②1:2型。印版滚筒的直径为压印滚筒直径的1/2。印版滚筒的直径变小,有利于凹版电镀工艺。另外,压印滚筒旋转1周,印版滚筒旋转2周,其着墨与刮墨也各2次,着墨效果较好。而且,印版滚筒的整个圆周都可作为版面使用。因此,这种机型得到广泛应用。
(3)辅墨装置 由于凹版印刷采用溶剂型液体油墨,所以凹版印刷机可采用短墨路输墨装置。
①基本形式。短墨路输墨装置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浸泡式、墨斗辊式和喷墨式。
a.浸泡式输墨装置。其基本构成如图1-50所示。
将印版滚筒下半部大约1/3直接浸入墨斗内,通过印版滚筒的旋转完成着墨过程。多余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这种形式是凹版印刷机输墨装置的标准形式。
b.墨斗辊式输墨装置。印版滚筒的着墨是通过墨斗辊完成的,其基本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