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是利用化学方法来印刷的,因此影响水墨平衡的3个要素是水、润版液和油墨,而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水中的电解质一般含有钙、镁、铁离子,同时也有氯化物和氟化物等。其中铁离子是腐蚀印版非图文部分的主要因素,钙离子是“硬”金属,会损害润版液的化学成分,形成不可溶解的钙化物,侵蚀版基、胶辊和橡皮布,使橡胶老化、印版图文部分不着墨而非图文部分却黏附油墨。因此,控制润版液就不能仅仅测量其ph值,还要控制润版液中电解质的导电度。如图1所示,当润版液的浓度增加时,导电度数值等比例直线增加,ph值却呈曲线下降。而在某一范围时,虽然浓度增加了,ph值却几乎没有变化。可见,导电度比ph值更能精确地表达润版液的浓度变化。
什么是导电度
导电度是溶液电解质能导通电子的程度,单位是微欧姆/厘米
(μω/cm),能显示水、润版液、印版、油墨和纸张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对水和润版液的测量及控制也更精确。我们正常印刷用的润版液是水和浓缩润版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的电解质成分会随着所用清水的电解质及润版液电解质的增减而发生变化。这样润版液含有的电解质就主要取决于润版液的配方和水质,配方不同,导电度也不尽相同;水源不同,导电度也会有所差异,有的是300~1000μω/cm,有的是2000~4000μω/cm,通常在1000~2000μω/cm。一般把0~200μω/cm的水称为软水;导电度为200~400μω/cm的水称为中性水;400~550μω/cm的水称为硬水;大于550μω/cm的水则是很硬的水。
导电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测定
1.导电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导电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ps版的正常性能。
导电度太高:a.油墨浓度不易控制,满版底色印刷困难;b.油墨乳化,影响网点还原,造成印刷品网点模糊;c.阻碍印版图文部分着墨,造成着墨不良;d.容易使红墨与蓝墨渗出;e.损伤印版的图文部分。
导电度太低:a.印版非图文部分逐渐干坏,或黏附油墨;b.印版图文部分的线条容易糊版; c.橡皮布积墨;d.印版版面容易出现污垢。
2.导电度值的设定
既然我们知道了导电度的重要性,那么只要按照导电度的标定值实施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实际中并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导电度参考值提供给不同水质与不同印刷工艺来遵循,我们除了向润版液供应商索取浓缩的润版液的相关参数,了解电解质的导电度、宽容度外,印刷车间对润版液导电度采用的标准只能来自长期测试和经验。如有浮污、浮垢现象,说明导电度低了,需要增加电解质;如果印刷品网点边缘有浅色墨迹或油墨乳化现象时,则应该降低导电度的数值。
润版液导电度一般为800~2000μω/cm,如果测定的导电度数值大,要在润版液中添加一定的缓冲剂。因为缓冲剂含有柠檬酸,润版液中的铁、钙离子等,与柠檬酸起化学反应生成有机盐,从而可消除过多的铁、钙离子等所造成的影响。
如果测定的导电度数值小,可适当地添加润版液原液,来提高润版液的导电度。
另外要经常清洁润湿系统,检查水槽循环系统是否受到污染;在向水槽添加诸如酒精替代品、清洁剂、润滑剂、纤维柔软剂时,也要经常检测水槽液的导电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是酒精润湿系统,异丙醇2%的变化即会造成导电度8%的变化;温度1%的变化,就会造成导电度3%的变化。
怎样测定导电度
测量导电度最好使用作为现代微处理的导电仪,也可用导电度计,测量步骤是:
1)测量水的导电度。注意水的温度要和润版液的温度接近,因为导电度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2)在0.5%~5%的范围内,以0.5%为间隔,测量润版液浓度与导电度变化情况。
3)实际应用时,根据润版液供应商建议的百分比和导电度来调配,此时导电度要先减去水的导电度才正确。若是酒精润湿系统,加入适当酒精后,再测量一次导电度,在一切印刷状况平稳后,以此导电度为标准。由于酒精或酒精替代品都属于非导电物,因此加入后会造成导电度下降。
4)根据不同的印刷机制作导电度控制图,当发现导电度上下波动相差在100~200μω/cm时,说明此时润版液的工作性能开始变差,必须检查润湿循环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当差值再大一些时,就应更换润版液了。
单张纸平版印刷机酒精润湿系统的润版液通用的配置参考标准为:
温度设定:12~14℃
酒精比例:10%~12%
添加剂用量:2%~3%
导电度:800~1200μω/cm
ph值:4~5.5
总之,要严格控制管理润版液,除了要控制润版液的浓度和ph值、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酒精添加量外,还要特别重视润版液的导电度,这样才能生产出精美的印刷品。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潘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