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核磁共振原理_K空间简介

2024/10/3 13:41:21发布38次查看
核磁共振原理_k空间简介
背景简介
磁共振的每一个信号都含有全层的信息,因此需要对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定位编码,即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接收线圈采集到的mr信号实际是带有空间编码信息的无线电波,属于模拟信号而非数字信息,需要经过模数转换(adc)变成数字信息,后者被填充到k空间,称为数字点阵。k空间与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息息相关。
k空间也叫傅里叶空间,是带有空间定位编码信息的mr信号原始数字数据的填充空间,每一幅mr图像都有其相应的k空间数据点阵。对k空间的数据进行傅里叶转换,就能对原始数字数据中的空间定位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分解出不同频率、相位和幅度的mr信号,不同的频率和相位代表不同的空间位置,而幅度则代表mr信号强度。把不同频率、相位及信号强度的mr数字信号分配到相应的像素中,我们就得到了mr图像数据,即重建出了mr图像。傅里叶变换就是把k空间的原始数据点阵转变成磁共振图像点阵的过程。
下图给出了从层面矩阵到数据空间又到真正的k空间过程。水平刻度为采样间隔δts,竖直刻度为tr,即数据空间是位于时间域内,经过数学运算将数据空间的坐标转换为空间频率域内,就得到真正的k空间,k空间经傅立叶变换就是层面的图像
图1.从层面到层面对应的k空间
相位编码梯度场—–射频脉冲+频率编码梯度场—–线圈采集得到mr模拟信号—–模数转换的到数字信号——-填入k空间形成数字点阵—–傅里叶变换分解出不同频率、相位、强度的信号——分配到各个像素中形成图像点阵得到mr图像。
图2.k空间采集过程
如果您对核磁共振原理和应用感兴趣或想要了解更多,您可以直接给小编留言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