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得益于发达的互联网生态圈,一众企业和商家才能在危机之下,寻找到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而这也愈发使大家觉察到:数字化办公和数字化生存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没有做这方面准备的企业或商家,要迅速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但反观当下服务行业的数字化状况,情况并不乐观。要知道,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99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3万亿元,占比为53.9%。 但数据显示,就在这高达53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规模里,美团、饿了么、携程、飞猪这些“先行者”所占比例最多也不超过5%。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还有大量的服务业并没有被互联网化,数字化。 这一领域,还蕴藏着巨大的升级空间。
要把支付宝升级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多年前,丘吉尔曾经说过:“不浪费一场好危机!” 多年后,阿里现任掌舵人张勇也说:“每次重大灾难发生的同时,总是孕育着新的历史机会。” 正是看到了疫情下,服务行业亟需大力推动数字化的历史机遇,支付宝搞起大事情来了! 3 月10日,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在一场线上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要把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打造升级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同时,要在3年内联合5万家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
在宣布目标,明确任务之后,胡晓明还特意提到:“如今80%的服务业没有被数字化,疫情给中国服务业数字化按下了快进键,支付宝愿意也必须成为这场变革的加速器,责无旁贷!” 为此,在这次升级战略中,支付宝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上述措施透露出了几个关键点:
第一,平台流量将会全面对外开发,进驻商家不愁没有客流量。
第二,平台将会为进驻商家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和小程序扶持服务。
第三,平台还会在增值服务、贷款、知识及奖励四方面助力商家迅速成长。
然而,上述举措只是支付宝为吸引商家进驻迈出的一小步,为了显示足够的诚意,阿里还直言要把自家十多年积累的能力开发出来。
想想看,结合着阿里云的数据分析能力,菜鸟的物流布局,高德地图的地理位置推荐以及支付宝自身的金融支付能力,几个板块遥相呼应,共同发力,这迸发出来的能量将会不可估计。
随着升级战略的不断推进,支付宝即将发布的新版本亦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在新版本的支付宝首页中,金融服务比例将会下降,本地生活服务比例将会增多。 其次,首页将会新增诸如外卖到家、果蔬商超医药等等生活便民板块。 还有,中心展位将会增多,在生活服务专区中,第三方服务将会有更多的曝光机会。 可以预估的是,支付宝这一动作,除了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实体商家完成数字化之外,也会强有力地冲击目前线上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稳定格局。因为它一出手,就直接打进了美团、饿了么等玩家的腹地。
支付宝的底气与实力 那从单纯的金融支付平台,转型到全新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支付宝具备什么优势呢? 首先,用的人多。 历经十多年的耕耘,如今的支付宝已经积累起庞大的用户量。截止目前,支付宝在全球的用户已经超过了12亿人。众所周知,活跃用户是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数据,有了用户,其业务不怕没有腾飞的机会。 这就意味着,支付宝一接入生活服务,本身就具备了可观的客流。
其次,支付宝已经渗透到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
除了微信之外,我们平常使用得最多的支付工具就是支付宝了。可以说,它早就渗透到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大部分的线下商家都支持支付宝支付,这意味着,它早已经和海量的服务场景建立了连接。凭借着平台对商家的信赖度,支付宝要开启生活服务,可以说非常容易。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消费着也非常习惯使用支付宝。也就是说,高频的使用率会使大众对平台新增的业务有一个较高的接受度。 综上所述,把支付宝转型为数字生活开发平台这一战略,完全可行。
还有,支付宝其实早就酝酿着数字化升级计划了,长期的探索,为它打下了坚实的基地。 2004年,支付宝成立,当时的它只是一个单纯的交易担保工具。2008年,支付宝开启数字生活探索之旅,慢慢地为大众提供缴纳水电、煤气费用服务。 到如今,在支付宝的12亿用户中,已经有超过6亿的人不止使用支付服务。另外,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支付宝每天的线上线下生活服务支付人数也超过了1亿人。 这说明什么?支付宝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已经慢慢培养起用户的生活消费习惯。那待它在生活服务业务上火力全开之时,可以说,一切将会顺理成章。
更为重要的是,疫情的发生,让支付宝更加有勇气,也更有底气去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看看它都干了些什么? 为了解决疫情防控与人口流动之间的矛盾,支付宝推出健康码,覆盖全国200城。 为了解决商家产品滞销问题,支付宝为他们上线小程序、进行流量倾斜。 为了便于人们日常生活,支付宝又紧急上线了“疫情服务直通车”,2周时间为超过6亿用户提供了48项便民服务。 …… 所以,当支付宝宣布要升级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这并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简单地喊个口号,按照它所积累的资源,以及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支付宝这一大动作完全有底气,也有足够的实力。 可以预料得到,接下来国内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可怕的劲敌!
顾客分析:常见的七种买家类型,引导买家购买 在我们交易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买家类型,今天就给各位商家整理出来七种买家类型。那么针对不同的买家类型,我们如何引导买家去购买呢?
常见的七种买家类型 顾虑型
顾虑型的这类买家通常具有明确的购买意向,但对网上购物或者对卖家商品存在一定的顾虑。买家的顾虑通常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获取安全,二是避免不安全。应对这类买家时,如果对自己的商品有信心,那么可以给予良好的保证。如果是代销商品或其他,那么应当说明商品的优劣,让买家自行考虑是否决定购买。对于淘宝网店来说,避免一个差评远比一次生意的利润重要。
纠缠型
纠缠型的这类买家会比较关注商品细节,通常从购买商品开始,便一直反复询问各种问题。有些买家即使购买商品后,也会提出许多疑问。卖家在面对这类买家时,如果买家尚未下单,为了做成生意,那么就有必要认真对买家的所有问题进行说明;
如果买家已经下单,对于有必要说明的给予回答,对于纠缠性问题,则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忽略。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必在买家每提出一个问题后马上回答,而是等买家提出一大堆问题后一次性回答。毕竟你要面对更多的其他买家,而不能让一个买家占用太多时间。
砍价型
网上交易与现实交易一样,当买家准备购买商品前,绝大多数都会和卖家讲价,这属于正常情况。卖家在应对这类买家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一定折扣。一些买家只是习惯性地讲价,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购买,但有些买家则是只有讲价成功才会购买。卖家在灵活判断的同时,需要结合商品本身的利润来选择。有时买家的讲价幅度非常大,对于这类买家,应尽量给予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降价空间。但如果买家坚持不合理的讲价,那么只有放弃这类买家了。所幸的是现在的淘宝市场上,大多数卖家为了不在砍价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在淘宝网店上直接就写明了“不讲价”、“不议价”之类的字眼。大多数买家看到这些字眼都是不会再要求降价的,但如果确实是遇到这样的买家,应该耐心的解释,而不可烦躁的责怪买家没有仔细看好说明。
虚张声势型
目前在网上交易中,也有很多比较精明的买家,他们通常不会直接讲价,而是婉转地向卖家透露自己以后可能会多次或批量购买的意向,让卖家觉得抓住了一个较大的买家,从而主动降价以给予较大的优惠。在网上交易中,大宗购买的买家并不是没有,但是相对来讲会少一些,作为卖家就非常有必要对这类买家进行分析,避免主动掉进买家的陷阱中。
观望型
观望型买家在网上交易中也是会经常遇到的,这类买家在店铺中看中某件商品后,通常会就商品问题咨询卖家,但又不会产生明确的购买意向。通常来说,此时的这类买家已经在犹豫是否需要购买该商品,卖家此时可以揣摩买家的心理,对买家
“透露”商品所剩不多,优惠将要结束等信息,让买家产生“错过就没有”的心理,从而下决心购买。
拍下不买型
即买家在拍下商品后却不付款。通常将这类买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购买意向,但不熟悉购买流程的,此时应该主动联系买家并逐步引导其付款;另一种是举棋不定的,即拍下后又产生反悔心理或者无意拍下,对于这类买家,当确定其不会购买时,就没必要进一步沟通。
路过型
路过型的这类买家,可能并不是要购买店铺中的商品,而是探听商品的价格信息以相互对比,卖家可以对这类买家直接简单地说出自己的商品和其他商家的区别和优势的地方在哪里,以便促成交易。
上面分析的只是常见的买家类型,而广大卖家在实际经营中可能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买家,这就需要对症下药,灵活地应对各类买家。
引导买家购买的小绝招 淘宝上同类型的店铺很多,买家在浏览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痛快地做出购买决定,这就需要卖家的循循善诱、想方法让买家购买。在引导的过程中,时机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时机,并不是见了买家就向买家推荐,而是要等到买家对商品考虑得比较成熟时再推荐。否则,就会令买家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卖家不加理睬,扬长而去。此外,卖家的推荐一定要大方得体,不能强行推荐,向买家推荐商品时,除了行动要求自然之外,卖家还应该话语得当。一般引导买家做出购买行为的方法有以下的几种:
意向引导成交法
如果买家有心购买,只是认为商品的价格超出了自己预定的水平,这时,只要向他们进行意向引导,一般都能使洽谈顺利地进行下去。
引导在买卖交易中的作用很大,它能使买家转移脑中所考虑的对象,产生一种想象,这样,就使买家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变得特别积极,在他们心中也产生一种希望买卖能尽早成交的愿望。
用途示范成交法
在给买家介绍商品时,少不了要向买家介绍商品的用途,但并不是仅仅把商品的用途功能罗列出来就完事了,还要给买家演示,如利用摄像头现场示范商品给买家,或者把拍摄好一些视频短片发给买家,让买家直观清晰的了解产品的用途,这样的做法往往就会加深买家对商品的印象,增加他们对商品的信任感,买家就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商品了。
隔山打牛成交法
系家买东面除了自己喜欢外,也有很多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的。所以,当卖家得知这一点后,就要详细询问买家,朋友是什么性别、什么年纪,若有可能,还可打听是什么性格,这并不是探听别人的隐私。相反,卖家知道得越多,就越能满足买家的需求。比如,销售饰品的卖家,就可以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女孩子适合戴什么样的饰品;这些饰品又适合什么年龄层的女孩子佩戴;女孩子戴了该饰品之后有多么漂亮,多么时尚;还可以再说上一些可以搭配什么衣服达到什么效果之类的描述,通过一些参谋的口吻与买家交流,那离成交就不远了。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夸大其词,否则买家买到后觉得没有想象中说的那么好,那只会增加售后困难。
不断追问成交法
有的买家在购买商品时,左思右想,举棋不定,无法决定购物行动,对待这一类买家,用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使用这种方法对买家要有耐心,充满热情,专心致志地分析他们的话,但对于他们的说法千万不要妄加评论。有的买家与你交流后,迟迟不肯拍下商品,卖家可以不断地追问其原因,尽自己最大可能帮他解决问题,促成其购买。
加压式成交法
对买家施加压力并不是指强迫买家购买,而是运用一种心理战术,使买家无形中感到一种压力,促使他们尽快成交,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求应变能力非常好,让买家感到你是在为他们着想,处处为他们考虑,这样,成交率就非常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