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二维,信息的视觉传达,创意与创形,汉字,平面设计
人类的任何文化活动,都不是在某一天突然诞生的,同一类事物或同一种活动在不同的时代会被赋予不同的精神内涵和观念。在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的今天,在西方所谓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经落后的现实中,关注和研究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艺术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关注印刷技术诞生的国度中的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必然是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史前人类对信息的传达和记录的需要,是人类产生语言和文字的基础,而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传达和记录信息的手段是很丰富的。除了声音和形体等作为传达信息的手段,最重要的应该是通过绘画和符号的表现,使被传达者用视觉来读取信息的方法了。而平面设计这种人类社会活动,恐怕可以追溯到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刻画图形和符号来传达和记录信息的那一刻开始。
在中国史前人类的比类取象思维能力和对物象创造性的再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不但培育出创造汉字的综合能力,还孕育着中国人的创意、创形思维和表现能力,既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
当人类对文字的强烈需求,更进一步的刺激着华夏先民们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的发展时,汉字的发生是必然的。而这种能力发展的另一种结果,就是对符号、文字与图形的综合运用而起到的对信息的记录与传达作用。即便在汉字没有形成时,先民们也能初步意识到在器物表面或平面上同时刻划符号(作为文字的前身)和描绘图形,可以使表达思维的手段更丰富起来,或使被纪录的内容更适于作为备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因为,它是以纯视觉手段完成其目的的,可以说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雏形。
当这种活动,被先民中的智者自觉的转化为一种生产力时,它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这种人类活动,在世界各个不同文明中都存在着,而在中国,由于汉字的延续性和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使得中国人在使用这种手段时,受到了汉字文化的深刻影响。
一.汉字-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
汉字的创造来自远古,它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一直是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即便忽略了它作为文字的性质,汉字单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仍然是博大精深的。从古至今,汉字及其各种艺术形式,对中国古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启迪,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正是一种文明成长的重要的标志。当一个民族的文字就此消失,或者,彻底变成另一种民族的文字时,很难说这个民族还是继承和发扬着他们祖先的文明。在中华文明这一矢量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发明、发展和应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正如臧克和先生指出的,汉字保存初民悠远记忆的历史性、纯粹性,具有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文字对中国文化的记录和表现的独一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是无可争议的。
在这种认识前提下,我想从文化整合和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汉字的起源、发生、发展,以及这些与在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的关系等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作为整个文章的切入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