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工商局对5月份的投诉记录进行了调查。发现12315网络在线数字显示:5月份食品类申诉占商品类申诉的9.8%,比4月份上升了1个百分点。伴随着高温天气的来临,食品类中尤其是冷饮销量节节上升。
扬州张先生今年4月份在当地的一家超市购买了一盒“和路雪”可爱多六只装酸奶蛋筒冰淇凌。回家后打开食用时发现该冰淇凌已经与外包装粘连在一起,颜色发生了改变且口感异常。张先生再仔细查看该冰淇凌出厂日期,发现是2005年2月。张先生认为,冰淇淋质量有变是因为长期冷藏,且冷藏不当所致。
工商局表示,消化前一年的库存是冷饮企业常见的销售手段。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超过食品保质期,食品本身的卫生情况没有出问题,相关部门是不好干涉的。但是今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去年7月1日,国家强制在食品行业推行“qs”认证,冷饮外包装上没有“qs”标志,是不可以上市的。所以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生产于去年,没有标明“qs”的冷饮,一是不要购买,二是要及时向各级工商部门反映。
记者跑了南京几家超市,发现出售积压冷饮的现象十分普遍。包括一些知名的品牌都在出售去年的产品,使用去年的促销包装的冷饮和新上市的产品同架销售。今年冷饮普遍提价的背景下,这些积压冷饮往往靠着低价吸引顾客,销售情况还不错。虽然今年糖价、运价、水电费用的提高使得冷饮厂商的成本压力加大,通过违规出售非“qs”认证的冷饮来减少亏损的方法,一则损害消费者利益,二来也有损厂家的声誉。
信息来源:江苏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