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系统要制作出优质的人物产品的前提是:第一,要以原稿为基础,做到对原稿的正确还原。即采用a1自动设定和人工设定相结合的方法,一开始就从原稿中获得最好的图像分色所需的全部信息,精确地把原稿连续调的彩色密度转换成网点分色片的最佳阶调范围。颜色平衡和清晰度效果要正确再现原稿人物面部的光线明暗关系,色调冷暖变化和具有人物特征的肤质感。这是制版的根本,也是我们工作的科学性所在。
第二,对人像摄影原稿面部肤色的偏亮、偏暗和偏色等缺陷,按照人们的希望色进行调整,并处理好面部色彩的不同明暗变化,达到优于原稿和符合人们的印象色和艺术欣赏的要求。这是我们制版工作的艺术性所在。我们应努力掌握桌面系统新技术的科学性与人像摄影的艺术性相结合的要求,复制出更多高质量的人像摄影艺术印品。
1.范围设定和调整
(1)设定要领 人像摄影原稿的阶调范围设定应掌握一个技术要领:必须控制面部肤色由明亮部分到中间部分至暗调部分之间有连续变化的层次,不能使之生硬脱节,不能像风景静物一类原稿那样,把阶调反差尽量技大。现在许多人像摄影印品的问题就在这里,亮面一片白亮,暗面一块红茶,像散了架似的,相互脱节。因此,阶调设定范围不能大,对高光基础的网点值的设定,要考虑对亮调肤色的影响,稍设定大一些有利,为c6%,m、y4%。对暗调基础黑的网点设定,要考虑与暗调肤色的关系有所压缩有利,为c93%,m、y83%。最深部分的头发用加深黑版来补偿,为80%。
(2)a1与人工结合设定 当前的高档扫描仪及其扫描软件都有人工智能技术。a1原稿自动分析功能通过预扫描获取了原稿指定区域内的密度信号,并加以综合分析,然后参照设备中存储的各种设定模式的定量参数,自动分析原稿高光、暗调设定密度值和相应的层次调整曲线。这就给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阶调范围设定的基本框架。然后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人物面部肤色的密度大小情况再作些修改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方法如下:
2.按人像摄影原稿面部密度大小分成三类
①曝光正常。密度反差标准的顺光相片、侧逆光片,其面部主体处在亮调、中调,它与明度之间成正比,是处在最佳视觉明度范围内。一般通过a1自动设定,其高光、暗调设定密度值及相应的层次曲线和颜色校正,都能较好的再现原稿肤色的层次和色彩变化,不需作什么修改和调整。
②曝光过度。密度反差小的高调相片,其面部主要部分偏亮偏薄,明度高,需要作些加深调整。则一方面在a1自动设定的高光、暗调密度值基础上,人工再作修改,减小设定密度值;另一方面用系统本身的层次曲线或用挂靠的photoshop对比度曲线调整。执行image/adjust/curves指令,选择cmyk通道,将亮调至中调区域的曲线提升加深5%或需要的网点百分比值。四色版曲线同时提升加深,以降低明度,向标准明度靠拢,以达到较好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③曝光不足。密度反差大的逆光相片,其面部主要部分偏暗偏深,明度低,需要作些减浅提高调整。则一方面在a1自动设定的高光、暗调密度值基础上,人工再增加些设定密度值,这需损失一些高光层次和压缩一些晴调层次;另一方面执行image/adjust/curves指令,把中调至中暗调区域的曲线下拉,减浅5%或需要的网点值,以提高明度,向标准明度靠拢,以达到较好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3)高光、暗调设定和调整的准则
①高光设定准则。高光设定要掌握一个准则是:黄版设定要崭一些,即对比度要强一些,能表现出面部的层次。按照面部肤色变化及扫描分色的规律,y对比度最强,c对比度最弱,m的明度、对比度都在y与c之间。实践证明,面部肤色的层次色彩变化主要是由y色来表现的。调整方法:一是用系统本身的层次曲线调整;二是用photoshop的curves曲线指令,选择y通道,将高光端的曲线下拉一些,拉开一些黄版的高光层次。
②暗调设定准则。暗调设定要掌握一个准则是,要控制住面部暗调肤色的y、m版色量不能深。有些人像摄影原稿暗调面积较大,色密度高,又偏红紫色。通过自动设定后的y、m版网点值达到85%~90%,有的甚至95%~100%,而桌面操作人员又不作调整和处理,至使不少人像印品,甚至伟人像的面部暗调肤色呈一块块红茶色,实在难看。另外还造成暗调部分与图像中的大红色物体并级,使印刷无所适从。因此,暗调设定和调整时要重视拉开两者之间的距离,应把y、m版的暗调肤色网点值控制在80%以下,而把大红深原色调整到100%,调整方法:
a.执行image/adjust/curves指令,显示出曲线对话框,分别选择y、m通道(channel),将暗调区域曲线下拉,把y、m版网点值调整至80%以下。
b.执行色相/饱和度(hue/saturation)指令,调整大红基本色,分别选择y、m版,抬取r色为选色调整对象,也就是在对话框上选小圆圈按钮,然后拖动饱和度调整滑块,把最深的大红色调整为100%。
通过上述调整,暗调肤色与大红色即拉开20%左右的距离,这样印刷时就可以给足墨量,使暗调肤色沉着不冒红,又使大红色饱和度高,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大部分人物图像的高光暗调比较明确,高光调是受光部分,暗调往往是头和背光部分的阴暗面。黑场数据在c90、m80、y80、bk50左右。亮调部分是光源色与皮肤色的组合,高光点往往在鼻梁、鼻尖处,它是面部的精神所在,要光洁明亮。高光处黄版要崭,红版稍柔和,才能使高光亮出来。高光网点值要根据色彩的变化而定,冷色调高光处青版略深于黄、品红版,如c4%、m5%、y2%~3%。灰色调则按次平衡数值定标。暖色调的高光,青版放不放细点,应根据所用纸张等适性条件和高光面积的大小与主次而定。优质的铜版纸,高光色又很重要,应放细点,高光色就显得滋润而绚丽。如纸张条件差,则少放或不放,以免高光灰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