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有2%零售商被发现售卖过期的包装食品。
消协会长杨木光昨天在记者会上指出,消协分别在前年和去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约30%的零售商售卖过期包装食品,今年比例显著减少,显示消协的突击行动取得效果,促使大部分零售商提高了这方面的意识。
消协去年推出“神秘顾客计划”,至今召集了约200名志愿者成为“暗探”,定期到全岛的连锁超市和商店进行调查。
消协这回找到的过期食品,包括冷冻食品,如虾丸、咖椰及果酱等。
首得惠超市再违规
杨木光也透露,今年被发现售卖过期包装食品的4家超市和杂货店中,有两家超市算是有前科的。它们是锦茂和义顺中的“首得惠”(shop & save)超市。
事实上,在去年4月的调查中,另两家首得惠超市曾被发现售卖过期包装食品。尽管这次有问题的不是上次那两家,可是消协认为这显示超市管理层没有改善问题,为了让消费者提高警惕,消协决定公开超市的名单。
消协已把这4家出售过期食品的超市和杂货店名单交给国家环境局。环境局将对有关业者发出警告。
出售过期食品的商家每摆列一件过期食品,可被罚款300元。根据食品条例,触犯者可被罚款最高1000元,再犯者最高2000元。
消协呼吁零售商出售商品时对顾客负责任,定期检查产品的有效期。与此同时,消费者也需自慎,购买包装食品时养成检查有效食用期的习惯。
信息来源: 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