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工作流程实现生产自动化
印刷行业的发展和机遇,印刷界同仁深有体会,但是体会更深的是,目前印刷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利润大幅降低,生存环境充满挑战。根据调查统计,与5年前相比,印刷总量增加了22%,但是平均单个印刷活件印量减少了18%,利润率降低了30% (如图1所示)。
这种变化意味着目前印刷厂至少需要增加25%的作业才能维持与5年前相同的盈利能力。但是增加更多的作业,需要更多的消耗与成本。如何提升人均生产力和压缩成本,是印刷业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降低成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原材料成本。2005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与印刷业密切相关的版材等耗材价格也相继上涨,大家感觉印刷成本很难降低。那么,构成印刷品成本的因素有哪些呢?每个因素占有多大比例?有多少降低空间呢?
据统计,在印刷品成本中,版材与化学药品占1%,纸张占31%。这32%的成本为刚性成本,没有多少压缩空间。但是劳动力成本、生产错误与浪费成本、印前设计与服务成本、投资成本 (包括设备折旧) 相加占印刷品总成本的78%(如图2所示)。这78%的成本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尤其是23%的生产错误与浪费成本、印前设计与服务成本,如果有良好的生产控制手段和管理工具,可以大幅降低。
提升人均生产力,惟一途径就是大幅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目前国际上印刷业平均每人创造的产值为12.5万美元。而全球所有工业领域的平均产值为69万美元,印刷业排名第50位。创造产值最高的为汽车工业,每人146万美元。而汽车工业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如今,印刷行业正在经历从手工到自动化的过渡。数字化工作流程、ctp技术、jdf技术在推进印刷业自动化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提升自动化水平,除可提升人均生产力外,在降低生产错误与减少浪费,减少沟通与服务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传统的印刷过程与其说是工业化生产,不如说是艺术创造。从原稿到制版,从印版到印刷,在印刷的每一个环节,不是由数字化的标准控制质量,而是由印刷工人的艺术修养与经验决定品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其前提就是标准化。有了标准化的原料与零配件、标准化的操作工艺、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带来高人均生产力;才能充分利用细分市场的高度专业化分工生产,带来最大的组合收益。
在印刷过程中,原料和设备可以分为物理原料与设备、数字原料与设备两类。物理原料和设备可以是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装订机等。这些原料和设备的标准化很容易实现。数字原料最重要的就是印刷品的内容。随着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和ctp技术的推进,传统的以胶片为基础的原稿越来越少,而以数字文件方式记录的原稿日益普及,对数字文件原稿的标准要求,是印刷厂家最为迫切的。大部分印刷生产的出错与浪费都是数码原稿复制出错所造成的,数码原稿的检查与修改所耗费的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占了印刷总成本很大比例。数码设备可以认为是物理设备的延伸。物理设备完成真正生产,但是如何生产是由数码设备控制。一台印刷机,如果其印刷准备设定工作完全由人工完成,如调整墨量、设定纸张等参数,那么其只是一台物理设备,其生产可以认为是手工生产。如果此印刷机可以接收数字化的生产控制文件,如cip3墨量信息文件,或jdf工作指令,并可以自动完成生产准备工作,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则可认为是数码设备。
二、数字化工作流程以pdf和jdf以核心
数字化印刷工厂中,pdf已成为标准化的数字原料,jdf则是数码设备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也是主要围绕pdf和jdf而发展。
图3~图6描述了pdf和jdf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印刷过程中的应用。
pdf文件描述了印刷版面内容。jdf可以认为是电子工单,描述了印刷活件处理信息,如纸张大小、拼版方式、折页方式、加网线数等等。jdf贯穿整个印刷过程。印前环节根据jdf指令建立工作单,输出印版。印刷环节根据jdf指令,调整印刷机参数,选择适当纸张、油墨。印后加工环节根据jdf指令裁切、折页、装订。物流部门根据jdf指令组织印品交货。每个环节的工作状态通过jmf (job message format)反馈。
pdf在图中的位置就是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所工作的区域。商务处理环节是基于jdf的印刷过程控制系统或mis系统工作的区域。印刷品买家和印刷厂业务部门通过印刷过程控制系统或mis系统制定工单,生成jdf文件。每个生产环节,如印前、印刷、印后可以认为是数字化印刷厂设备,接收jdf,组织生产。印刷过程中的每个状态以jmf方式反馈给印刷过程控制系统或mis系统,印刷生产相关人员通过此系统管理印刷过程,了解印刷进程。例如爱克发的∶apogeex系统是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爱克发的∶delano系统则是印刷过程管理系统。
pdf页面内容的准确解释,减少人工干预,实现全自动化印刷生产是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一贯目标。由于pdf文件的灵活性,在印刷处理过程中出错的风险始终存在。pdf/x的提出,是实现印前内容描述标准化,减少印刷出错的重要步骤。ghent pdf workgroup推出了pdf/x标准测试文件,共有11个pdf文件,涵盖了pdf处理过程中最易出错所有环节,如压印处理、专色处理、渐变效果、字体和icc profile处理等。如果数字化工作流程可以通过所有测试,则印刷品买家可以放心提供pdf/x文件,印刷厂可以正确处理。目前,爱克发的
∶apogeex 3.0流程通过了所有测试,为印前生产自动化、减少印前成本提供了有力条件。
目前大多数数字化工作流程采用adobe cpsi (configurable postscript interpreter) 内核,完成pdf和ps页面rip处理。cpsi内核已有15年的历史,采用cpsi内核,pdf页面需要首先转换成ps文件。pdf 1.4文件支持透明效果,但是pdf 1.4文件需要flattener处理后才能正确解释,否则就会出错,其原因正是由于cpsi的限制。adobe于2006年推出了print engine内核,print engine完全基于pdf文件,在rip时不需要ps转换。相比cpsi,print engine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了页面内容处理准确性。只要在设计软件(如adobeillustrator)中完成页面设计,保存的pdf文件屏幕预视正确,则在加网处理后结果一定正确。爱克发的∶apogeex 4.0全面支持print engine,为印刷厂实现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不受印刷陷阱的限制,而印刷厂只要屏幕预览pdf正确,就可以保证正确印刷,大大减少了出错风险。
在降低印刷服务成本方面,互联网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爱克发的webapproval系统,可以认为是数码签样系统。印刷客户不需要到印刷厂,只需要登陆互联网,就可实现远程软打样、会议讨论、样张审核和修改标注等功能,缩短沟通周期,降低沟通成本。
pdf技术、print engine、互联网工具等,实现了数字化印刷原稿标准化,为印刷厂自动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jdf技术则是数字化设备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印刷设备、印后设备支持jdf,而率先引进jdf系统的厂家,则已经尝到了新技术带来的收益。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动化水平,是目前印刷行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pdf、jdf为代表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必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转载自:数码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