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PCB图形转移中液态光致抗蚀剂及其制作(4)

2024/7/19 20:48:12发布27次查看
5.曝光(exposuring)
液态光致抗蚀剂经uv光(300~400nm)照射后发生交联聚合反应,受光照部分成膜硬化而不被显影液所影响。通常选用的曝光灯灯源为高亮度、中压型汞灯或者金属卤化物汞灯。灯管6000w,曝光量100~300mj/cm2,密度测定采用21级光密度表(stouffer21),以确定最佳曝光参数,通常为6~8级。液态光致抗蚀剂对曝光采用平行光要求不严格,但其感光速度不及干膜,因此应使用高效率曝光机(drawer)。
光聚合反应取决于灯的光强和曝光时间,灯的光强与激发电压有关,与灯管使用时间有关。因此,为保证光聚合反应足够的光能量,必须由光能量积分仪来控制,其作用原理是保证曝光过程中灯光强度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整曝光时间来维持总曝光能量不变,曝光时间为25~50秒。
影响曝光时间的因素:
(1)灯光的距离越近,曝光时间越短;
(2)液态光致抗蚀剂厚度越厚,曝光时间越长;
(3)空气湿度越大,曝光时间越长;
(4)预烘温度越高,曝光时间越短。
当曝光过度时,易形成散光折射,线宽减小,显影困难。当曝光不足时,显影易出现针孔、发毛、脱落等缺陷,抗蚀性和抗电镀性下降。因此选择最佳曝光参数是控制显影效果的重要条件。
底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曝光质量,因此,底片图形线路清晰,不能有任何发晕、虚边等现象,要求无针孔、沙眼,稳定性好。底片要求黑白反差大:银盐片光密度(density)dmax≥3.5,dmin ≤0.15;重氮片光密度dmax≥1.2,dmin≤0.1。
一般来说,底片制作完后,从一个工序(工厂)传送到另一个工序(工厂),或存贮一段时间,才进入黄光室,这样经历不同的环境,底片尺寸稳定性难以保证。本人认为制完底片应直接进入黄光室,每张底片制作80多块板,便应废弃。这样可避免图形的微变形,尤其是微孔技术更应重视这一点。
曝光工序操作注意事项
(1)曝光机抽真空晒匣必不可少,真空度≥90%,只通过抽真空将底片与工件紧密贴合,才能保证图像无畸变,以提高精度。
(2)曝光操作时,若出现粘生产底片,可能是预烘不够或者晒匣真空太强等原因造成,应及时调整预烘温度和时间或者检查晒匣抽真空情况。
(3)曝光停止后,应立即取出板件,否则,灯内余光会造成显影后有余胶。
(4)工作条件必须达到:无尘黄光操作室,清洁度为10000~100000级,有空调设施。曝光机应具有冷却排风系统。
(5)曝光时底片药膜面务必朝下,使其紧贴感光膜面,以提高解像力。
(待续)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