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33家间歇聚酯企业在江苏华西村商定10月下旬bpl的聚酯切片联合报价为7450元/吨,pta和meg的还盘价分别为5800元/吨和4850元/吨。10月25日,仪征化纤等十家大聚酯企业在山东济南商定11月切片的联合报价和10月结算价均为7600元,与上月相比保持不变,直纺1.4d*38mm短纤各厂协定送到价下限为8800元/吨,这样,事实上十方的联合报价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了。笔者推断十方的结算价和报价之所以报得比较高主要是考虑到长丝目前的暴利情况,即使结算高点下游也能接受。同时,在珠海召开的聚酯网络还盘会议将pta/eg的还盘价定为500美元和460美元/吨,和实际成交价格有较大的差距。但与此同时,市场上实际聚酯切片的成交价格仅为7200-7300元/吨,并且市场上的看跌气氛较浓,部分人士悲观的想法认为,进入11月后,聚酯切片很快将跌破7000元/吨的大关。
按照往年的惯例,十月下旬织造旺季即将或者已经进入尾声,今年却有所变化,到目前为止,萧绍和盛泽二地的织造开机率均保持在80%左右,需求仍然比较强劲。这也使得今年新上马的一些涤纶企业盈利情况相当好,据传,萧山一新上马的熔体直纺长丝企业仅10月份就盈利500万元,长丝的暴利由此可见一斑。
正当大多数的人士对11月份聚酯行情不甚看好的时候,外经贸在29日出台了对原产韩国聚酯切片执行反倾销的决定,加上上周发布的对原产韩国涤纶短纤执行反倾销的公告,进口方面,尤其是韩国货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将大大减小,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此双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聚酯切片市场在11月中旬以前将以企稳为主,继续下跌空间不大,鉴于切片的亏损比较严重,因此也不排除有小幅上浮的可能性。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进入11月以后聚酯市场整体行情走低已是必然,在11月10日之前,聚酯产业链各个产品大幅动荡的可能性不大,将以平稳过渡为主,进入中旬以后关键就看下游织造业的需求是否能够继续强劲的势头,如果需求开始回落,那么聚酯系列产品必将随着织造业需求的减弱而开始下跌,回到一个上下游所都能接受的合理价位,反之,则仍有可能在目前的价位平稳过渡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