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密数控车床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1948年美国空军部门为制造飞机杂零件,提供设备研经费,由g&l公司与mit合作研究四年,於1952年试制出一台数控铣床,立即生产100台交付使用。在成果上显示了它是社会需求、科技水平、人员素质三者的结晶;在技术上则显示出机电一体化机床在控制方面的巨大创新。
数控机床的技术特点
数控机床具有以下三大突出的特点:
利用二进制数学方式输入,加工过程可任意编程,主轴及进给速度可按加工工艺需要变化,且能实现多座标联动,易加工杂曲面。对於加工对象具有“易变、多变、善变”的特点,换批调整方便,可实现杂件多品种中小批柔性生产,适应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但价格较昂贵,需要正确分析其使用的经济合理性;
利用硬件和软件相组合,能实现信息反馈、补偿、自动加减速等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自动化程度;
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机电一体化机床,充分发挥了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优点,易於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较易地组成各种*制造系统,如fms、ftl、fa,甚至将来的cims,能大限度地提高工业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