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色彩管理的定义与起源

2024/6/13 0:01:06发布15次查看
一、色彩管理的定义
色彩是一种视觉神经刺激,它的产生是由于视觉神经对光的反应。没有光或视觉神经,就没有色彩(不要以为光就等于色彩)。
下图说明人类及一些动物对光的反应:
一九三一年,ci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 发表了ciexyy色域图,代表人类可见的色彩范围(见图二)。其后cie在一九六四年发表了新的色彩模型,就是cie lab及cie luv,与cie xyy之色彩范围相同,只是形状及表达方式不同。cie lab多为色彩管理系统使用。
二、色彩管理的起源
1、传统的色彩管理
--印前--
七、八十年代彩色电子印前系统(colour electronic prepress systems/ ceps)虽然具有编辑图文、排版和色彩控制等功能,但每个印前系统互相之间不能兼容,对色彩之表达不同。如果一个档案在不同的印前系统输出,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图三所示,旧式管理方法比较繁复,如需6个独特的色彩转换程序。
--印刷--
印刷商主要根据纸张白度(white point)、油墨色彩及网点增大来控制色彩,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方法,每次的生产便会不同。(注:色彩管理系统主要是电脑软件,它使用某色彩模型及决定怎样翻译色彩。)
2、现代的色彩管理
--印前及印刷业--
八十年代中到现在,电脑及软件发展迅速,先后出现数码输出印版及数码印刷等技术。 图四:现代之色彩管理方法(开放式设计),此方法使色彩管理更有效率。
除了机械性及合成电路,这等设备输出之色彩极受到其内在的色彩管理所影响。初期的色彩管理新产品是互不兼容的,正因为这些数码新产品渐渐普及,发展商及用家开始明白兼容性之重要。
一九九三年由八大电脑及电子影像发展商所组成的国际色彩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consortium/icc),目的就是解决新产品间之色彩管理兼容问题,icc决定了色彩管理建基于电脑作业系统之内,并利用“icc profile”(色彩描述档案)作色彩转换,任何输入或输出设备支持这格式的话,它们之间便可作准确的色彩转换。如图四所示,以支持icc的作业系统为色彩管理中心,每个设备只须一个icc profile(色彩描述档案),系统便可简洁地管理色彩。现今icc已超过五十个著名公司加入成为会员,而icc profile亦有很多新产品支持,可以说它已成为一个工业标准。
图五:没有色彩管理(不能预测结果) 图六:使用色彩管理(可预测结果)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