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决能否驳回起诉
判决能驳回起诉,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程序法的规定,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法院的立案条件而裁定予以驳回的行为。驳回起诉要解决的是立案受理后具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问题,它针对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起诉。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当驳回起诉的情形主要有:
(一)《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的起诉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不符合上述起诉条件,则应当在7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如果法院审理后才确认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民诉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则应裁定驳回起诉,而不能再适用裁定不予受理。
(二)原告的起诉经过法院开庭审理程序之后才确认其行为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予受理情形的,但原告仍坚持其起诉要求的。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经审理后,发现原告请求法院保护的实体权利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因而对原告的请求不予保护的司法行为,它所要解决的是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问题,针对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体请求,用判决的方式作出。审判实践中,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有:
1、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或者违反国家法律;
2、当事人主张实体权利的法律事实在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经过质证或查证已被推翻或否定;
3、当事人实体权利已放弃,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同时又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法定事由,而对方又以此作为抗辩理由。
二、驳回起诉裁定要开庭审理吗
不需要。法院裁定受不理案件的,作出裁定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自收到起诉请求后七日内作出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与裁定驳回起诉有什么区别
(一)评价对象及结果不同。驳回起诉是对程序意义的诉权作出的评价,驳回诉讼请求是对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又称胜诉权)的评价;在审判实践中,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须将庭审过程全部结束,而驳回起诉的案件,即使有些已进行了开庭审理,因其解决的就是程序问题,所以庭审过程不必完全走完。
(二)适用法条及情形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的条件是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和第124条规定的不予受理情形的,但原告仍坚持其起诉要求的;驳回诉讼请求适用于当事人的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但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自己的请求,其起诉缺乏胜诉的证据。
(三)文书处理形式不同。驳回起诉适用裁定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适用判决的形式;
(四)适用法律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驳回诉讼请求程序法、实体法均可适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判决能否驳回起诉的相关知识,法院裁定受不理案件的,作出裁定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自收到起诉请求后七日内作出裁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