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指定一种油墨打样的色序。
注意在生产机样过程中套印和灰平衡是最重要的。结合到标准打样控制条中的灰平衡元素是检验打样这些参数的最有效方式。
轮转印刷中通常使用的色序是青-品-黄,黑色或是最后一色或是第一色,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叠印效果。在某些印刷机和印刷方式下,样张印刷有必要采用一种不同的色序,以减小后印颜色对第一色和第二色的污染。
打样人员有责任生产出满足swop参数说明的油墨密度、网点扩大和灰平衡要求的样张。由于印刷车间的周围环境、设备和生产材料各不相同,要获得这些精细的平衡是很困难的。不能为了生产出客户满意的样张而错误操作印刷机。在打样过程中过量的增加或减少油墨违背了这些参数说明标准的意图,往往会造成印刷操作人员时间的浪费和不满意的复制效果。坚持这些参数说明标准会使印刷生产更容易与提供的样张相匹配,令每个人都满意。
swop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个校准工具包,用于校准印刷机打样。该工具包包含一套分色胶片、鉴定好的机样和一本用法说明书。机样的外观必须完全模拟swop校准工具包提供的机样。
打样人员应该尽一切努力满足swop参数说明的要求。如果其他参数均是失败的,打样人员至少应该保证适当的灰平衡,而网点扩大和密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妥协。这并不意味着由于过程的原因可以与参数说明标准相背离,只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这样选择。一旦可能应该立刻纠正到适当的平衡。各种总体质量管理程序(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都提倡进行统计程序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简称spc),目的就是为了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对打样机的控制,并保证生产出与参数说明一致的效果。
打样人员的色标
打样人员的色标提供了性能评估的工具。应该把色标垂直于印刷方向放置。制作样张的过程中,色标的实地密度应该达到swop
hi-lo色彩参考中四种印刷原色的中心点目标。整个色标的密度测量应该是一致的,并在色标中提供图例。只有那些符合图例的色标区域才可以使用。如果可能,打样方向应该与最终的印刷机运转方向相同。
gatf/swop打样控制条(模拟的和数字的)包含了控制打样的必要元素。其中含有每种单色单独的重复实地、25%、50%和75%加网色彩区域,双色和三色的叠印区域,以及每种颜色对重影和网点扩大敏感的区域。实地和双色叠印区域可以进行密度测量,用于计算油墨套印。现存的许多密度计都具有套印计算功能,或者可以使用cgats.4中定义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印刷原色的实地区域,加上每种原色墨以每英寸133线印刷的25%、50%和75%加网色度区域,通过密度计的读数就可以计算网点扩大。在后面的‘总网点扩大/色调值增加’(total
dot gain/tone value increase)部分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印刷原色实地区域和75%色度值区域的密度读数可以用于计算印刷反差,详见‘印刷反差’部分。印刷反差的值越大,阴影部分就会越开阔。
gatf/swop打样控制条的灰平衡色块结合了高光、中间调和黑色的阴影色度,与色度平衡色块平行并相邻,用黄色、品色和青色来印刷中性灰色。由三种色度值套印的每个色块都应该在视觉上匹配形成中性灰,而且墨量和网点扩大要适当,并在标准的观察条件下观察。
gatf/swop打样控制条中还包含每种印刷原色的两个视觉网点扩大对象。为了便于参考,还包含了gatf网点扩大和重影对象。同时还包括gatf中间调网点扩大梯尺ii,它提供了机械网点扩大百分比(称为物理网点扩大)的评估信息,而且与gatf/swop生产控制条有相同的目标特性。由gatf中间调网点扩大梯尺ii测得的网点扩大值仅仅是机械网点扩大,而不包含光学网点扩大。
仅使用传统胶片
胶片的接触印刷会引起图像的改变,进而破坏测试图像的重影、网点扩大、灰平衡和其他特性的灵敏性。在许多样张和生产作业的实践中都会使用这些色彩控制向导。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分色胶片的材料很容易改变,经常会产生指纹和划伤。这些可能会改变胶片的网点区域(film dot area),并发引起透明网点区域(apparent dot area)发生改变。因此,对胶片区域进行日常的检测和测量是非常必要的。
印版曝光控制
控制印版曝光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方法是测试包含分辨率控制元素、宽度范围从4微米到16微米(0.00016到0.00064)的图像。在制版过程中如果要控制网点扩大就需要使用这些对象,这是印刷生产控制中的重要步骤。而且在制版过程中要遵循生产厂家的操作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