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台设备的性能优劣与效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纸箱企业生产的质量、进度与成本。为了保证优质的设备性能,保证高效率的生产,除了购买相适设备外,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这也是纸箱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那么,纸箱企业是如何看待设备保养这个问题的呢?他们在生产中又是如何操作?设备保养与维护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应该注意些什么?作为生产设备的制造看——设备供应商对设备保养又能支出哪些高招?本期,我们将直面纸箱设备保养与维护这个值得纸箱企业关注的问题。
$分页符$第一部分:纸箱企业案例透析
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无疑是设备管理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现在很多纸箱企业的日常保养并没有严格按照设备保养的有关规定或设备保养说明书进行,虽然每天都留有日常保养与维护的时间,但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的却很少。此外,一些纸箱企业设备保养的职责也不明确,没有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制定对应奖惩措施。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假设一个纸箱企业每天运行两班,很多当班的员工明明知道机器设备有问题,还是坚持生产,坚决把设备问题留给下一班生产的操作员,而其实这种行为对设备的危害是极大。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保养设备的主动性,总是等到机器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这样既加大了成本,也耽误了生产。另外一方面原因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设备保养观念淡薄,只管使用,只要产量,对设备保养总是进行被动管理,甚至有时以任务急为由,不进行日常必要的保养。
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对纸箱企业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难补。常此以往,将很大程度影响到企业生产。设备保养与维护工作做得好,可以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反之,高故障率会导致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投资价值降低,而且还会增加停机率,影响生产。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中,针对设备保养环节,应该要求每道工序或机台都有记录表格,随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维修情况,如“设备运行保养记录”、“检、维修记录”、“故障记录”、“检查记录”、“设备能力认可记录”等,这些记录既给操作者规定了每天必须进行的保养项目,又留下了日常保养、故障发生和维修等的记录。
设备维护程序文件的编制与下发只是设备维护工作的开端,而真正要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如制定严格有效的奖惩制度,把设备维修成本同职工的收入挂钩,促使职工主动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同时各级主管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最终促使员工在生产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设备维护保养的形式
在设备的日常管理中,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纸箱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及实施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建立故障报告制度等,都是设备正常运作的关键点。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日常保养维护记录,分析问题的症结,及时做出纠正,分析并预测故障的发生,避免出现问题时才被动解决而导致的整个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
设备保养一般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ø 老化式保养。这种保养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只有等机器老化坏机时才进行修理;没有备件管理及订购计划;没有固定的保养计划
ø 预防性保养。此种保养方式是按照预定的时间段进行;有规定的保养表格可参照;没有停机时间记录和分析;可以相对减少机器的停机率
ø 生产性保养。这种保养方式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按设备的说明保养及更换配件;备件系统较完善;设备可以在低成本高产出状态下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