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不是一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具有如下特点:
(一)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二)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三)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四)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故而,《民法典》所约定的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该一年的期间为法定的期间,而非除斥期间,其后面规定的五年期间为除斥期间。
二、解除权和撤销权的区别
(一)撤销权适用于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解除权适用于合同(双方行为)。
(二)撤销权行使后,被撤销的法律关系自始消灭;解除权行使后,合同效力原则上自始消灭,但也可以自解除之日起消灭。
(三)撤销权是形成权,宜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四)撤销权为法定,解除权分为法定和意定两种。
(五)撤销权分为单纯形成权和形成诉权;解除权原则上是单纯形成权。
三、解除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对解除权,需要注意的是,解除权的行使期间不等于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时,”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即权利不行使的持续期间,它以该事实状态的发生为起算点;而除斥期间的“时”,是指一定权利的法定存续期间,它以该权利的取得为起算点。二者区别如下:
(一)诉讼时效存在中断、中止和延长的情形,其期间因法定事由是可以变动的;而除斥期间是固定不变的。
(二)诉讼时效的届满仅导致胜诉权的消灭,而并不消灭权利本身;而除斥期间的届满则导致权利本身的消灭。民法典第95条关于解除权行使期限的规定,其立法目的在于督促解除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民法典第95条关于解除权行使期限的规定,其立法目的在于督促解除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和稳定。当合同解除的事由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在行使解除权和要求对方当事人实际履行之间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不是一年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