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状和尺寸* 佳 试 样为1型试样,尺寸(mm),
如下所示:长 l = 80士2 宽 b = 10.0士0.21.1 模塑和挤塑料应 采 用 a型或b型缺口的1型试样*佳缺口a型,如果要获得材料对缺口敏感性的信息,应试验a型 和 b型缺口试样。1.2 板材,包括长纤维增强塑料推荐厚度h为4mm。如果试样是从板材或构件中切取的,其厚度应与原板或构件的厚度相同,至多不能超过10.2mm.当板材的厚度均匀,并且只含有一种规则分布的增强料,当其厚度大于10.2 m m时,则从板材一面机加工到(10.2士0.2)mm。
如果按3.1试验无缺口试样,为了避免表面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板材原有表面应面向冲锤。试验时冲击试样的侧面,冲击方向平行于板平面,只是在h=b=10mm时,才可平行或垂直于板面进行试验
2 试样数量2.1 除受试材料标准另有规定,一组应测试10个试样。当变异系数小于5%时,测试5个试样。2.2 如果要在平行和垂直方向测试层压板,则对每个方向都应测试10个试样。
3 制备3.1门模塑或挤塑料按照材料有关规范制备试样1型试样可按gb 11997(见6.1>方法制备的a型试样的中部切取。3.2 板材对板材用机械加工制备试样,尽可能采用a型缺口的1型试样无缺口试样的机加工面不应面向冲锤。3.3 长纤维增强塑料按 照 g b 1446或经协商的制备方法制备板材再用机械加工制备试样。3.4 各向异性材料某些 板 材 随板材平面的方向不同.可能具有不同的冲击性能。对于这种板材应按平行和垂直板材的某一特征方向分别切取一组试样。板材的特征方向可目视观察或由生产方法推断。5 检查试样试 样 不 应翱曲、相对表面应互相平行,相邻表面应相互垂直。所有表面和棱应无刮痕、麻点、凹陷和gb/t 1843一1996飞边。应用直尺直角尺和平板目测或用测微计测量试样是否符合上述的要求,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则试样应报废或在试验前加工成符合要求的试样。6 缺口加工6.1 试样缺口可在铣床、刨床或专用缺口加工机上(缺口制样机)加工。切削齿的形状应能将试样切削出图3所示缺口的形状,切削齿的剖面应与它的主轴线垂直。6.2 加工刀具应无倾角,工作后角*好为150-200,6. 3 推荐刀尖线速度为90--185 m/min,进给率为10^-130 mm/min,6.4 检查刀具的锐度,如果刀尖半径和形状不在规定的范围内,要及时更换刀具。6.5 用具有显影器件的显微镜(放大率3。倍),按本标准要求检查缺口形状和半径的公差。6.6 如果受试材料规定,可使用模塑缺口试样,测试结果同机加工试样测试结果不可比。6.7 状态调节试验前试样应在gb 2918规定环境中至少调节16h ,也可按产品标准规定或有关方面协商的其他条件处理。 1 形状和尺寸
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的规则试样
* 佳 试 样为1型试样,尺寸(mm),
如下所示:长 l = 80士2 宽 b = 10.0士0.21.1 模塑和挤塑料应 采 用 a型或b型缺口的1型试样*佳缺口a型,如果要获得材料对缺口敏感性的信息,应试验a型和b型缺口试样。1.2 板材,包括长纤维增强塑料推荐厚度h为4mm。如果试样是从板材或构件中切取的,其厚度应与原板或构件的厚度相同,至多不能超过10.2mm.当板材的厚度均匀,并且只含有一种规则分布的增强料,当其厚度大于10.2 m m时,则从板材一面机加工到(10.2士0.2)mm。如果按3.1试验无缺口试样,为了避免表面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板材原有表面应面向冲锤。试验时冲击试样的侧面,冲击方向平行于板平面,只是在h=b=10mm时,才可平行或垂直于板面进行试验2 试样数量2.1 除受试材料标准另有规定,一组应测试10个试样。当变异系数小于5%时,测试5个试样。2.2 如果要在平行和垂直方向测试层压板,则对每个方向都应测试10个试样。3 制备3.1门模塑或挤塑料按照材料有关规范制备试样1型试样可按gb 11997(见6.1>方法制备的a型试样的中部切取。3.2 板材对板材用机械加工制备试样,尽可能采用a型缺口的1型试样无缺口试样的机加工面不应面向冲锤。3.3 长纤维增强塑料按 照 g b 1446或经协商的制备方法制备板材再用机械加工制备试样。3.4 各向异性材料某些 板 材 随板材平面的方向不同.可能具有不同的冲击性能。对于这种板材应按平行和垂直板材的某一特征方向分别切取一组试样。板材的特征方向可目视观察或由生产方法推断。5 检查试样试 样 不 应翱曲、相对表面应互相平行,相邻表面应相互垂直。所有表面和棱应无刮痕、麻点、凹陷和gb/t 1843一1996飞边。应用直尺直角尺和平板目测或用测微计测量试样是否符合上述的要求,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则试样应报废或在试验前加工成符合要求的试样。6 缺口加工6.1 试样缺口可在铣床、刨床或专用缺口加工机上加工。切削齿的形状应能将试样切削出图3所示缺口的形状,切削齿的剖面应与它的主轴线垂直。6.2 加工刀具应无倾角,工作后角*好为150-200,6. 3 推荐刀尖线速度为90--185 m/min,进给率为10^-130 mm/min,6.4 检查刀具的锐度,如果刀尖半径和形状不在规定的范围内,要及时更换刀具。6.5 用具有显影器件的显微镜(放大率3。倍),按本标准要求检查缺口形状和半径的公差。6.6 如果受试材料规定,可使用模塑缺口试样,测试结果同机加工试样测试结果不可比。6.7 状态调节试验前试样应在gb 2918规定环境中至少调节16h ,也可按产品标准规定或有关方面协商的其他条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