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大 “金三银四”钢价意外大跌
进入三四月份以来,我国的钢材市场始终处在“高供应、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的两高两低格局。主要原因在今年一季度初期,随着进口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加之钢厂判断国家发布的密集稳增长措施及新城镇化战略给予过高的市场预期,使得钢企认为有利可图,从而生产积极性持续维持高位,尽管后期随着“金三银四”行情的落空,钢厂的生产力度依旧是有增无减。
从中钢协数据了解到,春节过来以后,钢厂日均粗钢产量始终维持在200万吨以上高位,并多次刷新历史新高,数据显示4月上旬粗钢日均产量再次达到创下历史新纪录的212.4万吨。
在粗钢产量不断创下新高的同时,下游需求的释放却远不如市场预期,使得我国的钢材社会库存情况十分的严重,钢材库存水平远高于历年同期,在巨量的供应压力下,现货钢价阴跌难止。
产量
大商所期货研发团队评选活动专题报道
公布3月份日均粗钢产量为213.9万吨,环比2月份220.8万吨的历史新高下降3.1%。1—2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3.36亿元,利润率不足0.4%,考虑到3月份钢厂使用高价矿的比例增加,且要对前期合同进行追补,预计3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将转向微亏,4月份亏损面将继续加大。目前螺纹钢生产成本在3700元/吨左右,钢厂生产亏损已经超过100元/吨。不过,由于目前钢厂生产仍有边际贡献,这个亏损幅度尚不足以“倒逼”钢厂大量减产,但对产能释放已形成一定抑制,钢厂检修有所增多。
目前,我国钢铁产能逼近10亿吨,正常情况下开工率会维持在85%左右,也就是说日均粗钢产量200万吨将成为常态化。日均粗钢产量若能降至205万吨的水平,则有望实现供需平衡。
库存
库存只是供需对应的结果,其实跟价格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动态地看,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加,也必然会带来库存水平的提升。截至4月19日,全国主要市场五大品种钢材总库存在2067万吨,环比上周末下降47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左右。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19189万吨,同比增长9.1%。一季度钢材产量同比增加1746万吨,净出口同比增加230万吨,目前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同比增加650万吨,测算下来需求仍保持在4%左右的增长。目前去库存化缓慢,更多是供给过度的原因。每年库存至低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得以重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产能扩张后严重过剩,二是行业效益较差,一旦行业稍微改观,钢厂便倾向以量博取更多利润。
3月份完成政府换届后,在政府“稳增长”的主导下,后期各类投资项目将提上日程,有利于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去库存化进度或将加快。
需求
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在18010万吨,增长8.1%,结合目前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同比增加700万吨,测算下来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实际消费量为14900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幅在3.4%。
前几年钢材库存都是在创新高后,经过一轮去库存化降到1200万—1300万吨的低位,显示了需求的刚性。随着钢铁企业直供比例上升,以及银行对钢贸限贷造成融资资源减少,钢材流通短流程化成为趋势,以往的“倒货”现象减少。市场反映成交一般,但实际需求仍然平稳增长。上周常务会议强调,下一阶段国家宏观调控重点在经济增速上,“稳增长”排在控通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