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2004年底出台的《中国绿色游戏评测与推荐制度草案》(讨论稿)中,设立了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共计12项,包括暴力度、色情度、恐怖度、社会道德度、文化内涵度等。并根据这些指标的程度不同,将游戏分为5个级别,即适合全年龄段、初中生年龄段以上、高中生年龄段以上、18岁年龄段以上、只面对18岁以上人士(危险级)。但目前为止,这一评测标准只是行业内部标准的游戏评测和推荐制度,商家并未在销售的游戏软件上给予清楚的标示。换言之,家长仅靠游戏包装,并不能知晓游戏的安全等级。
为此,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丹教授建议能否将评测结果公布在游戏外壳包装上,这样有助于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状况作出购买选择。
此外,李老师指出,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方式,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宜疏不宜堵”。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制订使用电脑计划,监督孩子按计划行事;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探讨学习与电脑游戏两不误的方式。
转载自:《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