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食品行业海鲜加工污水出水水质的提高,若要达到类地表水iv类水的标准,根据食品行业处理污水经验,提供两种水处理工艺方案,即强化二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和mbr膜工艺。下面对这两种工艺进行技术和经济上的比较。
1、强化二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该工艺整个流程分为二个阶段 :
二处理阶段 :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应采用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
目前,常规性的生物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两种工艺。
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a-a-o工艺、ab法、氧化沟工艺以及sbr工艺。
较典型的脱氮除磷生物膜法为曝气生物滤池(即baf)。
baf工艺的优点是其容积负荷率较高,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小,但其缺点有:
(1)投资较高 ;
(2)控制、运行过程较复杂;
(3)自动化程度高;
(4)耗药量大;
(5)产泥量高;
(6)运行费用高。因此,不*采用baf工艺。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二生物处理a-a-o工艺有如下优点 :
(1)工程费用较低。
(2)运行费用低。
(3)污泥的沉降性能好,无污泥膨胀等问题,出水水质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4)采用鼓风曝气,氧利用率高,耗电量少。
(5)占地少。
(6)可根据进出水水质灵活调节运行模式,操作灵活,可控性强。
综合考虑,a-a-o工艺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因此,*其作为二生物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阶段 :为进一步去除污水中剩余的污染物,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二生物处理的出水水质和需达到的排放水质标准。二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污染物质多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体,有机物主要包括细菌、藻类、病菌及原始生物等。不论是有机物或无机物,根据它们的颗粒大小又分为悬浮物(>1 μm)、胶体(1 μm~1 nm)和溶解物(<1 nm)。一般通过混凝沉淀等常规处理工艺可以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粒子,但溶解性的杂质必须通过特殊手段才能去除。从深度处理单元的进出水水质来看,在二生物处理的阶段中,氨氮、总氮的去除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在深度处理阶段的工艺选择中无须考虑,重点考虑去除形成bod5、codcr、ss以及tp的杂质。因此,选择的工艺应确保出水水质好、管理简便、运行稳定、低耗节能。
深床滤池为降流式的重力滤池,采用一定规格及形状的石英砂作为反硝化生物的挂膜介质。同时,深床也是保障硝酸氮以及悬浮物去除的构筑物。直径2~3 mm粒径的石英砂的比表面积较大,一般2 m深左右的介质滤床就可避免穿透和窜流现象。悬浮物不断地被截留会增加过滤水头损失,因此,需要对介质进行反冲洗去除截留的污染物,一般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