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气象站的关键技术应用:
a.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大棚内观测设备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一个网络内可实现多达几百个节点的组网观测,观测范围可覆盖上百个大棚;同时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可通过蓄电池+太阳能充电方式进行供电,无需市电,解决了在农田大棚里的走线问题。
b.物联网技术
采用物联网技术,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访问系统,了解系统运行状态,查看实时环境数据及图像数据,并能远程操作灌溉、通风等设备。
c.云计算技术
采用云技术,将服务器中心放在网络云端,可大大降低系统成本,节约用户开支,用户不需要部署系统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d.模块化设计
各观测单元独立,可通过灵活的加减配置,实现大规模集群观测。
农业物联气象站可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土壤温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具有自动记录、超限报警和数据通讯等功能。自动观测站由气象传感器,气象数据记录仪,气象环境监测软件三部分组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旅游、科研、气象等城市环境监测和其它专业领域。
关键词:气象站 传感器 蓄电池 数据记录仪 环境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