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柔性版印刷工艺来说,印前打样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制版前的打样,这是将广告创意或客户对印刷效果的要求,综合所使用的柔性版印刷机的特点和印刷基材与油墨的特点,经电脑处理,打出纸样来,提供给广告创意部门,或直接提供给客户,请求认可。若达到顾客的要求,即可出片制版;若离顾客的要求有差距,则需再根据柔性版印刷工艺的特点进行修改,直到顾客满意。其二是得到印版后,在专用贴版机上将印刷用双面胶贴在版辊上,在上机印刷前再一次检查待印柔版的质量,并检查贴版的精度。若达到质量标准,则可安排上机付屯;若质量上有缺陷,则必须返工,晒版有问题由晒版部门修正,贴版有误则必须重贴。这两种打样的含义相差很大,工艺也截然不同。
一、制版前的打样
柔性版制版前的数字打样,国内用的最多的是美国杜邦公司的克罗马林数字打样(dopont cromalin),据说以前也有用模拟技术,但从90年代始,国外几家在柔性版制版方面走在前面的专业制版公司先后进入国内市场,它们大多使用克罗马林数字打样。
现在流行的柔性版印前制版工作流程为:广告创意部门将设计稿存入光盘,制版公司根据光盘上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印刷厂提供的数据,作出补偿曲线修正,然后,根据杜邦的色彩管理系统,获得色彩控制与色彩合成,帮助操作者从传统的机械方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供了一个更快、更灵活、更方便的方式来圆满完成打样任务。克罗马林数字打样用专用纸与专没油墨以喷墨方式来完成打样,其输出图像可用调频网点来完成,也可用圆网点模拟柔性版上的网点来说完成。
笔者认为,用调频网点输出的样张色彩是很漂亮,但与实际印刷效果有差距,往往容易误导顾客。因为,网点是组成印刷画面的最基本要素,柔性版印刷采用圆网点,这主要是因为圆网点的扩大不像方形点,菱形点等网点的扩大那么易于分辨,也就是说,圆网点在网点扩大时的遮丑能力强些。但调频网则是另一咱概念,它不是根据网点的面积,而是根据密度来作为基本要素的,其打样效果与柔印效果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前面说过制版前的打样主要是为了给客户确认效果,提供的样张太好了,常常就会碰到这么一种尴尬情况,来签样的客户拿着制版公司打出的克罗马林喷墨打样稿,一定要印刷厂达到样张的颜色效果,便印刷厂实在是无法让柔印达到同样效果,只能再搬出制版公司,由他们出面来说明二者之间的不同。因此,用膜拟圆网点来打样,以最接近柔印的方式来为客户提供样稿,是最受印刷厂欢迎的。据笔者所知,大连有一家柔性版制版公司就是用圆网点来进行克罗马林数字打样,其打样效果与印刷效果十分接近。
当然,柔性版制版业中也有一些公司不用克罗马林数字打样,而是在原有打样设备基础上,充分挖潜,以达到客户的要求。
笔者就知道这么一家公司,原先是一家胶印制版公司,从去年开始,他们开发了柔性版制版业务,但他们没有配备杜邦的克罗马林数字打样系统,而是在自己擅长的胶印打样领域充分挖潜,用照排机输出圆网点的阴图片和阳图片,然后用阴图片来制柔性版,而阳图片的忆嘀咕则用来晒制ps版,再用ps牍在胶印打样机上打样,这样打出的样张同样也与柔印很逼真,得到印刷厂与广告创意部门的首肯。
在柔性版制版的打样中,有时还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即在商标印刷时,黄、品、青、黑诸色版间存在一个陷印问题,比如红版比黄版要大0.1mm,青版比品红版就又要大0.1mm,这种色组之间的大小叫做陷印,在南方也称扣套。由于柔印的网点扩大比较严重,一般要达到15-20%(笔者所在单位的柔印网点扩大率在15%左右),如果在制版时没考虑陷印问题,在印刷时就容易出问题,要么叠印太多,形成深色边框;要么漏印、露白、因引,在制版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设定参数是否合理,便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克罗马林数字打样与胶印ps版模拟圆网点打样帮助都不是很大,而需要另一种意义的打样。
这里介绍一下笔者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方法。杜邦公司有一种新型涤纶片基的打样材料,英文名为chormacheck,适用于阴图片打样,有品红、黄、青三种颜色,其颜色与印刷三原色略有差异。将这种新型材料与阴图片一起置于拷贝机中,曝光45秒,就可得到印版一样的图片。将这几处代表各色版的海纶片按十字线叠合在一起,就能方便地得到检验的陷印参数。目前国内还很少使用这种材料,因为其价格较贵,应用还不是很广。(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