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新世纪初PS版面临的挑战

2024/4/24 1:44:00发布5次查看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岳德茂
20世纪末期激光直接制版技术在国际上迅速兴起和和发展,各种ctp设备和多种ctp版材相继孕育而生,国内有的报社已经开始采用ctp版材印刷彩色报纸,这一现象说明印刷技术的发展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ctp技术和 ctp版材无疑对原有印前技术和原有ps版晒版技术是一种挑战。ctp版材是否会取代现有ps版? ps版今后发展如何?这是版材业和印刷业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ps版的产生、发展和前途进行一些分析,以求得与业内人士的探讨。
一、对ps版进程的回顾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生技术总是以它的先进特点不断代替旧的技术,作为印刷业所采用的胶印版材就是在不断更替之中。在ps版尚未问世之前胶印印刷多是采用平凹版或平凸版,这种版材与当时的照相制版技术是相当匹配的,它比过去的手工制版技术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然而到激光照排、电子分色时代,传统的平凹版和平凸版则阻碍了印刷技术的发展,所以ps版一出现就显示出它与传统的版材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这里可以重新叙述几点:
①ps版将原来即涂即用的平凹版或蛋白版改为可以预先制作,并可以长期保存的版材,大大地节约了制版时间,把原来需要一个多小时的制版工作缩短为在几分钟内完成。
②改变了过去手工制作版材的现象,ps版的良好耐气候性,使之晒版、显影工作易于实现机械化操作。
③印版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感光材料的分辨率和网点还原性等方面是旧式版材不可比拟的。
④改变过去胶印长版活时的大量备版现象,一张ps版印刷几万印、十几万印乃至几十万印都是可能的。
所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发展“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多色胶印、装订联动”的16字方针作为印刷业的发展方向,而ps版正是连接印前系统和印刷机之间的良好媒介。然而新技术的推广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ps版有许多优点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末大致用了近30年时间才把ps版发展起来,具体地说可以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期(1970年一1985年)
ps版在发达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而真正传到我国已是60年代末和70年了,一直到1975年我国才研究成功并建成第一个单张式ps版生产车间,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新技术接受的迟缓,为此不得,不对推广ps版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其中1979年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组织召开的全国胶印印书现场会,就是大张旗鼓宣传印刷技术的极好例证。通过这些有力的技术推广工作,一段时间内印刷厂对ps版的需求达到了急不可待的地步,ps版制作虽然属于精细化工技术范围,由于急需,印刷界不得不自己首先上马,1982年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卷筒铝版连续制作ps版的‘中间试验工程”以及一些厂家从日本引进的6条单张式ps版生产线,都是在这一形势下的重要产物,这些措施对于ps版的起步和满足国内的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1985年一2000年)
1985年由于国产首条卷筒铝版连续制作ps版生产线的建成,以及后来的第二胶片厂引进国外二手生产线的投产,使得ps版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增长,生产厂家逐年增多,产量逐年扩大,到1990年全国国产ps版销售量已经接近1000万平方米。进人90年代的这10年中,随着印前彩色出版系统的普及和胶轮转机、多色胶印机的数量猛增,更激发了诸多厂家纷纷兴建ps版生产线。致使到zo世纪末国内具有年生产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厂家已有近30家,全国总生产能力达到可观水平。根据ps版厂家自己申报,经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国内32个厂家ps版总生产能力为8000多万平方米,去年已生产500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虽然会有一定水分,但实际年产量可能在4500万平方米左右。这还不包括具有生产ps版能力的国内数以百计的再生ps版厂。这一切表明10年来ps版是蓬勃发展时期,可用下图表示我国25年来ps版的增长状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近10年的产量增长几乎是直线式,从生产方式来看近10年也有很大提高,在90年代以前我国单张式的ps版生产线大致占总产量的一半,而现在zo余个ps版生产线绝大多数为卷筒式生产线。这说明无论从产量还是从技术上看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二、对ps版现状的分析
经过长期的发展,国产ps版供需关系目前以基本达到平衡,具体地说一般质量的ps版已经略有盈余,而高档ps版还是有点不足,一些特殊性能和特殊规格的版材仍需进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ps版的制造技术上、使用性能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在制造技术上:
我国现在虽然已有8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生产能力,它是由数十个产家共同完成的,多数厂家的规模不大、速度不快、规格不全,在生产速度方面一般生产线的速度在6米/分左右,先进的企业可达10米/分—15米/分,引进生产线的速度最高者为25米/分。其次在自动化水平方面也还有较大差距,各个环节的工艺控制尚需有经验的人工来操作,才能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生产ps版的主要原材料铝版基的质量仍有不足,虽然几大铝版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使产品有了相当的提高,然而要真正满足ps版厂对版基质量的要求,还需在批质量的稳定性方面下功夫,铝版基是制造优质ps版的基本因素之一,一些厂家为了达到较高的成品率和好的产品质量,不惜进口版基满足生产要求。 在化工材料方面还不够配套,感光材料和成膜树脂多是小作坊式的生产设备,尚未实现规模化,其质量难于达到理想程度,对ps版的质量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二)当前ps版的产品质量
前面所述尽管在原材料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而ps版厂家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ps版的质量稳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ps版专业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跟踪ps版质量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检测,对于ps版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表中看出20个样品在单项合格率方面还不错,从总合格率水平来看比1998年也所提高,1998年同样检测20个品种ps版,其中全部合格的样品为10种,台格品率为扣%,2000年20个样品中全部指标台格的样品增至12个,合格率达60%。这说明总体质量有上升的一方面,但也要看到另一方面,仍有8个样品还存在l-4项指标不合格的现象。
(三)、从使用性能方面分析
测试性能的好坏一般都能反应出版材的质量,但未达标的ps版也不能说它就不能用,如印品质量要求不够高或考虑价格因素,这类版也还有能满足需求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随着出版周期的缩短和印刷机速度的加快,人们对ps版的质量要求愈来愈严格,用户的最大要求就是质量稳定、操作方便、不易产生废版。从这一角度看版材质量仍有以下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l)版材的稳定性
现在对于大多数ps版厂来说要做出一批质量较好的ps版不算太难,然而要长期地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性能并不太容易,尤其在微观的性能方面要保持一致就需要下点工夫,这里有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和设备问题。在去年的ps版检测活动中,我们曾选择国外某型号的ps版与前次1998年的测试数据相比较,发现两次检测结果惊人地相近。尤其是感光层的厚度和氧化膜的厚度以及它们的同版偏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其产品质量的控制非常严格,用户在使用这种版材时当然就比较放心,现在我们所提的稳定性问题己经不是能不能用的问题,而是在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能否给操作者更大的方便和可靠性问题,这一点正是国产版要更加注意的。
(2)曝光、显影条件
ps版的晒版工序,由于受光源强度、晒版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每次操作条件完全一致,显影操作更受显影浓度、温度、显影时间等各种条件影响,也难于保持同等环境,这就要求ps版的曝光、显影宽容度大一点为好。国外优质ps版一般都具有晒版时间短,对显影液的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即显影浓一点、淡一点、新一点或旧一点都能做出符台要求的印版,给使用者一种皮实感。国内多数ps版还不具备此性能,在晒版时间上选择余地较窄。以阳图版为例,曝光少一点可能会造成暗凋层次的欠缺,而曝光多一点又会造成细小网点的丢失,这种现象虽然对一般印件影响不大,而对于精细产品就会造成影响了。
(3)真空密合层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印刷质量的提高,精品印刷都希望解决大面积平同晒版的均度问题,涂布真空密会层对于晒版工序抽真空时使软片与印版密合得更好,从而防止制出版的深浅不一现象产生。目前,国内多数ps版尚未进行此种处理,不能不说是一个差距。
印版的印刷性能
目前,人们对于印版印数一般不过分要求,然而对于印版的亲墨性、防上脏要求却更加注意。比如,印版上机后走过几张纸就可以使版面来墨齐全就是考核印版的另一个性能,好的ps版可能用4-5张纸即可实现来墨充实,而差一点的ps版就可能用10张纸,这一微观性能也是版材业提高的内容。当然光有制造好的ps版还不够,在ps版的运输、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配合,再好的ps版,不按照操作规程去使用也是不行的,现在已有胶印版制作标准产生了,通过制造和使用ps版两者的结合,就可以使目前ps版的总体水平再提一步。
三、对ps版今后发展的预测
ctp技术产生和ctp版材的使用,对于常规ps版是一个冲击,这种冲击是正常的、可喜的。因为现在可以拿出多种理由说明用ctp技术要比用常规方法晒制ps 版先进许多,诸如:
(1)提高制版速度
ctp技术可以通过激光光源在印刷版上直接扫描成像,省去了软片的中间环节,省去了晒版工序,节约了制版时间。就激光扫描时间来说也比常规的晒版方法简单多了,现在不少的激光制版机每小时输出20-3o张对开版已经很容易做到,这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