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磷光led物质的发光量子产率高于荧光led物质,目前对率磷光 led物质的合成及光学特性研究是材料科学的一个热门课题。磷光的量子产率和磷光寿命均为磷光led物质研发中zui为重要的因素。为计算磷光寿命,向分子照射激发光,使其达到激发状态,然后在阻断激发光的状态下,检测磷光的持续时间.用thermo fisher的lumina荧光分光光度计时间扫描功能,可检测分子被激发后磷光随时间减少的程度,将通过上述功能获得的磷光衰变曲线优化为指数衰变曲线,能求得磷光寿命。在本实验中,检测磷光l e d物质合成的前驱物质sral2o4 : eu, dy和白色磷光物质的光谱,并检测zui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下的磷光衰变曲线,通过优化处理,确定磷光寿命。
试剂 &仪器
1.固体样品支架
2.粉末样品池
3.磷光led 物质(sral2o4 : eu, dy)
4.白色磷光物质
实验结果
波长 (nm)
图 1. sral2o4:eu, dy的发射光谱(---)和阻断激发光束后150ms 时呈现的磷光光谱
图1为利用lumina wavescan模式检测到的sral2o4:eu,dy发射光谱和阻断激发光束后150ms时利用磷光模式检测到的磷光光谱。本实验中使用的激发波长为370nm。检测发现,样品的发射及磷光中心波长约520nm,属于绿色发光体。为检测本样品的磷光寿命,利用白光使样品达到激发状态后,检测520nm波长下发射光的强度变化(图2)。利用以下公式求得磷光寿命,优化图2中所示的发射光强度随时间减少的曲线,获得样品的磷光寿命。
时间 (min)
在这里y0代表没有激发光下的发射信号强度,x0代表检测发射信号的开始时间,a代表当时的发射信号强度,x和t代表发射寿命.本样品具有一个以上的发光等级,为对其进行优化,采取三阶曲线拟合。经上述处理后,优化曲线的发射寿命(t)和发光残存率(%)分别为t1=3.1s(67%)、t2=25.3 s (29%)、t3=293.6s (4%)。接下来,检测了白色磷光体的发射光谱和磷光寿命,检测发现白色磷光体的磷光寿命短于sral2o4:eu, dy。
时间 (min)
图 3.利用340nm激发波长获取的白色磷光体发射光谱和阻断激发光束后150 ms时的磷光光谱在图3中,黑色曲线为lumina wavescan模式下检测到的发射光谱,红色曲线为阻断激发光束后150 ms时以磷光模式检测到的磷光光谱。
在图3中,黑色曲线为lumina wavescan模式下检测到的发射光谱,红色曲线为阻断激发光束后150 ms时以磷光模式检测到的磷光光谱。
如图3所示,检测到蓝色(约 400 nm区域)、绿色(约 540 nm区域)、红色(约 650 nm区域)三种颜色发光带。为确认样品的磷光寿命,如图4所示,利用时间扫描方法获取发射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三阶指数衰减曲线拟合。
时间 (min)
图 4.白色磷光体的磷光衰减曲线(激发波长:白光、磷光波长:540 nm)经优化处理后,可确认磷光寿命分别为 t1 = 100 ms(82%)、t2 = 2538 ms(14%)、t3 = 29202 ms (4%)。
总结
本实验中,利用lumina wavescan模式检测了磷光led物质的磷光光谱,再利用时间扫描模式,以数秒至数毫秒为单位,检测磷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通过指数衰减曲线拟合求得样品的磷光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