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的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nm~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nm~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nm~280nm)三部分,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短波紫外线uvc具有高辐射能量,但可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长波紫外线uva几乎全部辐射到地面,它能穿透真皮、使人体皮肤过早老化,失去弹性,出现皱纹;中波紫外线uvb可穿透皮肤几毫米。长期照射会使人的皮肤产生黑色素,出现晒黑和晒斑。如果晒黑和晒斑反复发生,会增加患黑色素瘤的危险,然而中波紫外线uvb能部分被臭氧层吸收,所以长波紫外线uva对人体的危害最为显著。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评价纺织服装产品的防紫外线性能。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的大小与织物的纤维种类、织物厚度、紧密度和织物的结构有关,也与织物的颜色有关。相比之下,相同种类的纤维,织物的紧密程度和织物的色泽对纺织品的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对于相同的织物和染料,色泽越深,织物的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越大;相同原料及规格的织物,其紧密度越大,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也越大。当纺织服装产品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30时,紫外线透过率t(uva)(即日光紫外线波长在315cm~400cm时,透射通量与入射通量之比)< 5%,可称为“防紫外线纺织品”。
国内外主流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有:
1.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as/nzs 2604 sun screen products-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on 1988
2.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as/nzs 4399 sun protective clothing-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1996
3.欧盟标准 en13578.1 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服装面料试验方法标准
en13578.2+a1 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服装的标记和分级
4.国标 gb/t 17032-1997 纺织品织物紫外线透过率试验方法
5.国标 gb/t18830-2009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价
6.美国标准 astm d 6544 紫外线传输测试前纺织品制备规程
astm d 6603 紫外线防护纺织标签指南
aatcc 183 纺织品透过或阻碍紫外线的性能测试
uv-standard 801 授予uv标准801标签的消费品的一般和特殊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