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笔试面试那件小事(数据库知识)

2024/4/22 4:24:57发布25次查看
1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问题而引入。 2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过程中,其中(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独立性最高。 3数据库(db)、
1>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问题而引入。 
2>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过程中,其中(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独立性最高。 
3>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dbs包括db和dbms) 
4>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表、索引等对象的定义、修改、删除,这类语言称为(数据库定义语言(ddl)) 
5>同一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不能全相同) 
6>概念模型是(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7>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8>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语言) 
9>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同的(属性) 
10>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笛卡尔积) 
11>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最大区别是(数据结构化) 
12>用于事务回滚的sql语句(rollback) 
13>(日志文件)用来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14>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的数据不一致(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15>为了提高效率,关系数据库必须进行(查询)优化处理 
16>对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内模式) 
17>在数据库三级模式之间引入二级映像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18>视图是一个虚表,视图的构造基于(基本表或视图) 
19>关系代数中投影运算对应的是sql语句中的(select) 
20>将e-r模式转换成关系模型,属于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21>事务日志的主要用途(事务处理) 
22>如果事务t已经在数据r上加了x锁,则其他事务在数据r上(吧可以加任何锁) 
&&说明视图和基本表的区别和联系。
视图是从一个或者几个基本表导出,它与基本表不同,它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当基本表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随之变化。视图
一经过定义就可以像基本表一样被查询、删除,也可以在视图之上定义新的视图。但对视图的更新操作有一定的限制。 
&&简述事务的特性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
原子性:一个事务要么做,要么什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必须是从一个一致状态转到另一个一致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内部操作以及使用数据对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持续性: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影响是持久的 
&&简述关系模型中的参照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f是基本表关系s的外码,它与基本表关系r的主码ks对应。要求属性f的取值必须与关系r中的某元组的主码对应,或者为null 
&&现有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学习(学号,课程号,分数)
分别用关系代数表达式和sql语句完成下列要求:
(投影用t代表,选择用s代表,连接用l表示)
1,检索所有选修了课程号为“c112”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分数
select 学号,分数 from 学习 where 课程号=‘c112’
关系代数:t(s(学习)) 
2,检索“英语”专业学生所学课程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和分数
select 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名,分数
from 学生,学习,课程
where 学习.学号=学生.学号 and 学习.课程号=课程.课程号 and 专业=‘英语’
关系代数:t(s(l(学生,学习,课程))) 
3,检索“数据库原理”课程成绩高于90分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专业和分数
select 学生.学号,姓名,专业,分数
from 学生,学习,课程
where 学生.学号=学习.学号 and 学习.课程号=课程。课程号 and 分数>90 and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
代数关系:
类似与上题 
4,检索没学课程号为c135课程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和专业
select 学号,姓名,专业
from 学生
where 学号 not in (select 学号 from 学习 where 课程号=‘c135’) 
5,检索至少学过课程号为c135和“c100”的课程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和专业
select 学号,姓名,专业
from 学生
where 学号 in(select x1.学号 from 学习x1,学习 x2 where x1.学号=x2.学号 and x1.课程号=‘c135’ and x2.课程号=‘c100’) 
&&设有一个教学管理数据库,其属性为:学号(s#),课程号(c#),成绩(g),任课教师(tn),教师所在的系(d),这些数据的大概意思如下:
1,一个学生所修的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成绩
2,每门课程只有一位任课教师,但每个教师可以教多门课程
3,教师中没有重名,每个教师只属于一个系 
问题:
根据上述的语义确定函数依赖集
如果用上面所有属性组成一个关系模式,那么该关系模式为何模式?并举例说明
将其分解为具有依赖保持的3nf 
解答:
(1)f={(s#,c#)->g,c#->tn,tn->d}
(2)该关系模式只满足1nf,(即所有的属性为原子属性)
该关系模式中的候选关键字为(s# ,c#) 和非主属性g 、tn 、d
因为存在非主属性tn部分依赖与主属性,不满足2nf的要求 
存在插入异常:例如某个学生还未选课,则无法加入数据库
(3)r1={s#,c#,g} r2={c#,tn} r3={tn,d}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