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软包装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措施(二)

2024/4/21 22:32:35发布13次查看
2002 年7 月 19日卫生部发布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 》;
2003 年卫生部制定了《 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用以指导今后五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总目标为:控制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到2008 年,在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上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较完善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 2 )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与信息系统;
( 3 )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
( 4 )建立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5 )建立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2003 年4 月卫生部发布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
2003 年 7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2 号发布《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qs”标志;
2003 年 9月农业部等7部委召开“ 中国食品安全首届年会”;
2003 年10月23 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管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发布《 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 》;2004年5 月17 日国务院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04 年 4月国家食监局、公安部、卫生部等 8 部委联合召开“ 全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大会”;
2004年 9月1 日国务院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2004 年9月18 日农业部等 7部委联合召开“ 中国食品安全年会”;
2004 年12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9 部委联合印发《 全国食品标准 2004-2005 发展计划 》。启动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安全控制、重要产品等约400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安排约200项急需标准的制定计划,重点补充完善农药、兽药、生物激素、有害重金属元素、有害微生物限量和检验方法标准。
确定了4 项主要目标,完成制 修订加工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71 项,2000 年和2000 年前发布的加工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部复审完毕;采用国际标准目标要求,加工食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由23%提高到 55%;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目标要求,参与 8 项国际标准、指南等技术文件的制定工作,力争承担有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
2005年卫生部颁布《 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2005 年4月13日科技部“十五”国家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包括食品理化、食品微生物、食品毒理、食品分子生物学、动物源性食品和植物源性食品六个领域的《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研究通过鉴定;
2005年9月卫生部颁布《 卫生标准审查规定》、《 卫生标准解释规定》;
2005 年9 月23 日~25 日农业部等7部委召开“ 2005中国食品安全年会”。
2 食品安全与软包装材料的关系
食品软包装材料的功能主要有两大类:装潢和保护。从它的保护功能上我们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与包装有关。而生产包装材料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制作以及包装标识都直接影响着被包装食品的食用安全性。
2.1 包装材料的强度不够、阻隔性能差使食品极易暴露、污染或变质为确保包装食品的安全,食品包装材料必须要有足够高的强度,以保证包装食品不致裸露渗漏;必须要有高阻隔性,如:油脂食品要有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有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有高保香性、果品蔬菜类生鲜食品要求有高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透气性。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保护性能。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食品厂家选购了最廉价的原辅材料、最简单的材料结构生产包装材料。在市场上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强度不够,很多包装食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前,有的甚至在出厂前就已破包渗漏,这种食品极易受到细菌污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由于阻隔性达不到要求,包装食品很快丧失原有的品味,甚至腐坏。应该欣喜地看到,随着消费市场的趋于成熟,食品行业已开始注意改善这种现象,注意选购有良好保护性能的包装材料,使包装食品变得越来越安全。
2.2 包装材料的溶出物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卫生
包装材料的溶出物,有些是原材料树脂合成时产生的,有些是后期成型加工时为了增加薄膜材料的功能特性而添加的一些助剂,它们的危害国内外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规定。国内有卫生部颁布的原材料标准 gb9691食品 用 聚 乙 烯 树 脂 的 卫 生 标 准 、gb9692食品用聚苯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和 gb9693食品用聚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和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这些标准中均有蒸发残渣( 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含量、脱色试验。其中蒸发残渣是反映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遇食醇、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的可能性。高锰酸钾消耗量就是残渍中,能被氧化变质的量。此外,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中还增加了二氨基甲苯的含量指标,二氨基甲苯是致癌物质,它主要是由复合加工时采用的胶粘剂产生的。
此外,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残留在内的过量溶剂如甲苯类、乙酸乙酯、酒精等,也作为包装材料的溶出物在影响食品的安全卫生。它们产生的异味既破坏食品原有的风味,又会不同程度地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苯类有毒溶剂的残留析出, 造成的影响会更大。国外的指标中分类很细,如欧盟还有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以及醛、酚和胺含量的规定。
可溶性重金属含量: - 镉、铅、汞、铬、砷等重金属都可对自然环境及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如铅的慢性低水平接触,可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抑制抗体产生;引起儿童及婴幼儿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引起抽搐等严重后果。镉的中毒性强,如滞留在体内,会引起神经性障碍而妨碍酶的活动。吸入一点水银蒸气,就会引起中毒症状;如水银长期滞留在体内,可损伤内脏和神经系统。国外早已严格控制各种 与人体接触的产品的重金属 含量,欧共体、美国、日本 等都制定了各种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欧共体标准 en71-3:1994;en71-7:1997;美国标准astm-f963-96a等。
瑞士通用公证行sgs-集团在检验、实验和认证服务领域一直是全球的领导者和创新者,在国内已有办事检测机构,可以实施这些项目的检测。
重金属测试有关国际标准有en71 第 3 部 分 ,elv,weee-&-rohs, en-1122,astm-f-963- 96a。
在包装品检测中推荐采用欧共体标准 en71- 3 和 astm-f963- 96a。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容器、器具、食品包装材料等被频频检验出安全卫生问题,预警通报达 36 次之多,主要是这些商品的某些重金属迁移量、微生物、二氧化硫以及芳香胺超标所致。
国内生产企业对这方面的控制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有的甚至因为利益驱动,明知故犯,这种潜在的危害威胁着无数个消费者。更有甚者,把回收料当成新材料或掺混在新料中使用,导致析出物更多,危害更大。
2.3 一些有毒或限量使用的助剂也极大地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
在用树脂加工成塑料容器或薄膜时,会加入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抗静电剂、防雾剂、爽滑开口剂等助剂。这些助剂应该经 gb15193 《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试 验检测,证明无毒才可使用,但也有一个量的限制。
在组成复合包装材料时,还要经过油墨的印刷、胶粘剂的复合的加工过程。油墨和胶粘剂在加工过程中都有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毒性的判定更为复杂。为了安全,它们都应经过 gb15193 的试验检测方可使用。油墨和胶粘剂中存在微量有害物质,目前,还没有单独的国家卫生标准,所以,存在很大的漏洞。市场上,有大量的不合格材料在被制成复合材料,安全危害很大。gb9683 中,增加了二氨基甲苯的含量指标,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