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合理控制瓦楞纸柔版印刷压力(上)

2024/4/19 8:11:12发布9次查看
柔版印刷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包装印刷方面更显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瓦楞纸板印刷中,虽然有胶印、丝印等方式,但由于柔版印刷使用的版材是可塑性的柔软材料,使其具有其他印刷方式所无法相比的优点,据资料统计,国外在瓦楞纸板印刷中,柔印占了95%以上的份额,我国也有70%以上瓦楞纸板使用柔版印刷。
但是,也正是由于柔版印刷使用的版材是可塑性的柔软材料,使其存在着一个很难避免的缺陷,这就是印刷容易使网点增大和文字膨胀糊版等,造成这种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印刷压力控制不当,在印刷中,若压力过重,就会引起网点扩大和文字膨胀糊版,30%~40%网点有空心点,印刷时会出现严重的硬口现象等;印版与网纹辊的压力太大,纸面字迹(尤其是细小文字字迹)模糊,印品图文边缘不清晰,此外,在多色印刷中,若前一色的印刷压力过大和色墨的粘度太高,以及干燥太慢,就会造成套印效果不好;但若印刷压力不足,由于瓦楞纸板表面不如其他纸张表现光滑平整,有凹凸不平,因此就会出现油墨的转印效果不良的毛病。所以,在瓦楞纸柔版印刷中,压力大小的合理控制是影响印刷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知道,在柔印过程中,主要有3个压力点(实际上是3条压印带,即墨斗辊与网纹辊、网纹辊与印版滚筒、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这3个压力点在操作技术上都非常重要,在印刷过程中要非常注意,不能仅凭经验操作,而应在受控情况下进行印刷。不能使3个压力点处于失控状态,甚至是错误操作条件下进行印刷,若如此,则印刷品的质量将无从谈起。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控制这3个压力点的印刷状态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
墨斗辊与网纹辊间的接触压力
相对于网纹辊与印版滚筒、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压力来说,由于墨斗辊的作用是把网纹辊表面的油墨挤掉,因此其压力可以略大些,控制方法为:用 0.10mm的厚薄规,在接触点上塞进去。要多塞几个点,而且要在比较紧的情况下塞进去。也可将牛皮纸裁切成60~80mm的长条,放在接触点上,按网纹辊长度,长则均匀放4~6条,短则放3条。将墨斗辊调整到牛皮纸在比较紧的情况下能够拉动,若拉起来感觉轻或厚薄规塞进去很轻松,则说明二者之间有间隙,属于不正常。墨斗辊与网纹辊一定要在接触状态下进行工作。现在有的企业印刷所使用的网纹辊线数偏高,在印刷色块和大的文字时,墨量不够,因此操作者常常采用加大墨斗辊与网纹辊间隙的方法来增加供墨量。但是上述二者之间一有间隙就失去了网纹辊定量供墨的作用。因此使用网纹辊一定要有“定量”供墨的概念,不能用间隙来调整墨量,有间隙墨量就控制不好,实地印不平服,会出现灯芯绒状条痕;网线版会产生色差。如果墨斗辊与网纹辊在正常接触状态下,网纹辊网墙上的油墨仍不能挤掉,则说明油墨的粘度过高,应调整油墨粘度,靠加大墨斗辊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是无济干事的。
网纹辊与印版滚筒的接触压力
一般来说,该接触压力要轻,即保证网纹辊与印版刚好接触,印版变形小,符合轻压力要求。压力过大,不仅影响印版的使用寿命,而且对提高印刷质量也非常不利。由于压力过大,印刷时网纹辊先接触印版的侧面,印版压缩变形后才受墨,致使印件图案、文字的前端出现硬口,毛边严重。目前在很多印件上都能够观察到这方面的质量问题。印刷网线版时,压力过大容易产生糊版,所以接触压力一定要轻。用户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视实际情况而灵活掌握,如果机器精度差,可适当加大压力;反之,可以减少压力。例如,印版厚度为3.94mm,包衬厚度为3.05mm、双面胶为0.11mm,挂版涤纶为0.10mm,总厚度是7.20mm。按照压力要轻的要求,最好是两辊相切刚好接触,即网纹辊与印版滚筒间距保持在7.20mm,但实际上由于网纹辊、印版与滚筒都有形位误差,所以相切状态是不可能的。经测试网纹辊不直度与径跳力0.02~0.04mm,印版滚筒径跳力0.01~0.02mm,印版厚度误差为±0.02mm,最大误差是0,08mm,再加上0.02mm的印刷压力,总量是0.1mm。只要保证网纹辊能全面接触到印版,使网纹辊网穴里的油墨能传递到印版上,传墨的要求就达到了。所以,用6mm的塞尺和厚薄规,控制网纹辊与印版滚筒的距离为7.10mm,即可达到压力轻的要求。在正常印刷过程中,印版滚筒表面的线速度应小于网纹辊表面的线速度,传墨效果好。两者之间的压力增大,油墨转移量就小。
(待续)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